外衣|破碎亦重生——读《铁袈裟》

【外衣|破碎亦重生——读《铁袈裟》】几年前 , 郑岩曾做过一次先锋性的青州龙兴寺破碎造像展览 , 其中有一件破碎到无法站立的佛像被平放在地上 , 这样的展陈方式不只是对于艺术品完整性的颠覆 , 也打破了博物馆玻璃展柜中的永恒时空 。 物的破碎会让人联想到死亡 , 世间万物绝非永恒 , 艺术品也不例外 , 终有一日会斑驳、破碎甚至毁灭 , 而与此同时 , 破碎也蕴含着重生的希望和可能 。 艺术品的碎片是过去艺术史书写中的“弃子” , 它们被清理和遮蔽 , 多数被排除在博物馆的聚光灯之外 , 而郑岩从历史长河的阴暗墙隅里拾起了这些“世间弃物” , 讲述一个个关于它们“毁灭、破碎、再生、聚合”的故事 。 残损的铁造像、毁灭的阿房宫、落选的景德镇损器、破碎的古物拓片、“9?”事件的尘土等 , 这些“碎片”正是郑岩的新著《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的研究对象 。
外衣|破碎亦重生——读《铁袈裟》
文章图片

六舟《百岁图》
《铁袈裟》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研究对象突破了艺术史的边界 , 也在于“碎片”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触及到许多关于物的新面向——例如物的故事、物的生命 。 物的故事指包裹在一件物身上层层叠叠的历史叙事 , 或可以形容为一件件物的“隐形外衣” 。 在基于博物馆陈列的艺术史写作中 , 一件艺术品是独立于其他人、事、物存在于展柜中的个体 , 而当艺术品破碎了 , 它便“落入红尘” , 被牵扯进一个事件之中——破碎前、破碎和破碎后——它因此有了前世今生 。 人们对同代发生的破碎事件往往有清晰的认识和集体性记忆 , 但古代残存的碎片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关于它的想象:它前世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破碎?这些疑问萦绕着一代代的观者 , 于是这些观者编织出一个个不同版本的关于破碎物的故事:或是做理性猜测 , 或是附和前人 , 又或是带有功利目的的另立新说 , 形成层层叠叠的叙事 , 这些叙事横亘在当代观者与那件古代碎片之间 。
外衣|破碎亦重生——读《铁袈裟》
文章图片

铁袈裟全貌
在《铁袈裟》中 , 郑岩跃入了笼罩在一件件碎片之上的层层迷雾中 。 “正编”讨论山东灵岩寺一件被称为“铁袈裟”的残铁块 , 作者先是将包裹在这件残铁上的历史叙事慢慢剥离 , 露出铁块前世的真相 , 原来这块“铁袈裟”并非铁袈裟 , 而是唐代武则天所造金刚力士像的残块 。 而在揭露了残铁前世的原境之后 , 作者并没有就此作罢 。 他没有抛弃后世给残铁披上的层层“外衣” , 而是将它们又一件一件地重新穿了回去——他尝试以不同时代的后人的眼光去审视这件物 。 铁袈裟之说源自12世纪南宗禅高僧仁钦的有意误读 , 铁块上铸造时留下的披缝被视作袈裟上的水田纹 。 在仁钦的故事中 , 铁块的前世被遮蔽 , 被重塑为象征南宗禅法脉传承的圣物——袈裟 。 从此以后 , “千奇百怪的附会……一路走下去”(p.116) 。 铁袈裟是谁的?朗公说、法定说、达摩说 , 抑或“地下涌出”说都是后世给铁块谱写的更加神圣又迷离的前世今生 。 到了清朝乾嘉时期 , 铁块的新“外衣”变得不那么光鲜亮丽 , 开始有了“‘铸钟未就’这一毫无神秘感的说法”(p.195) 。铁袈裟之说受到挑战 , 这也成为铁块去神圣化的开端 。 《铁袈裟》“外编”第一篇谈论阿房宫的图像 , 是一个关于破碎的特殊案例 , 这里“物”已无存 , 而它的“外衣”却异常得多 。 如作者所言 , 晚唐杜牧的文字叙述《阿房宫赋》是很多后人关于阿房宫想象的起点 , 而阿房宫图像的创作也与杜赋在同一时期开始出现 , 此后绵延不绝 。 或许物的缺失赋予后世更自由的想象空间 , 阿房宫的“外衣”在想象力的接力中愈来愈壮美华丽 , 与“两千多年来一片死寂”的阿房宫遗址形成极大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