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旭|张海旭:难忘的村落文化采访

人物档案
张海旭 , 男 , 汉族 , 2002年 6 月出生 , 河北省邯郸人 , 行政管理学院文秘20—1班学生 。
张海旭|张海旭:难忘的村落文化采访
本文图片

我比较喜欢历史和探幽 。 去年 , 创意写作中心的赵玉林老师组织了一个“古村落采风”活动 。 我听到后立即报名 , 成为12人采访小队中的一员 。 采风分成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不同的小组 , 我和另外一名同学选择了历史文化组 。
01.
细致的准备
以前从来没有做过采访 , 为了完成任务 , 我开始了细致的准备工作 。 利用国庆节放假 , 我天天看央视的采访人员采访视频 , 重点看他们的提问方式以及采访神态、救场 。
有一段对国足比赛的采访视频让我记忆深刻 。 比赛结束 , 采访人员在场外采访球迷观众 , 结果被怼了一句话:退门票钱!
采访尬住了 , 但处变不惊的采访人员转过脸来面向观众 , 神色如常:“现场球迷情绪非常激动 , 而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面也五味杂陈 , 是很难用言语去表述 , 但是我还是想要问大家几个问题……”我深为采访人员的睿智与应变能力叫绝 。
每次看完 , 我都会对照视频的情景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 然后让室友陪练 , 让他帮我指出问题 。 室友说我最大问题是说话太直 , 很容易冷场或把话题聊死 。 老师也建议我学会转移话题拉家常 , 然后拐个弯再问 。 还要注意当地的一些忌讳 , 不能像个愣头青似地乱问 。
后一点 , 我觉得问题不大 , 因为大一开始我就经常在学校附近的北村串街 , 几乎走过它的每一条街道 。 没事经常一走一下午 , 见到老人就和人家聊天拉家常 , 甚至和几个饭馆的老板都混熟了 。
学校新闻社的一位同学告诉我 , 采访的时候 , 一是要提前做好调研 , 有条件尽量提前实地走一遍;二是对长者千万不要直来直去 , 要尽量委婉;三是尽量不要摆拍 , 会影响采访效果 。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 必须多准备几个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这些准备工作准备好 , 再拥有一个强大的心灵 , 或者叫厚实的脸皮 , 基本上就不会有大的问题 。
为了确保采访的成功 , 赵玉林老师为我们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 , 让我们参考 。 我计划先去找当地小学的校长 , 了解山口的教育历史 。
02.
历尽苍桑的北村小学
接受我采访的老人叫张义全 ,1983年担任北村小学的校长 , 90年代末退休 。 他说 , 北村小学前后共经历三代 , 第一代是解放后1954年建校 , 第二代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 , 小学搬迁到现址的西南方向 。
那时小学建设经费并不是上级拨款 , 而是人民公社牵头 , 社员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 自己建设起来的 。 后来 , 又在这个基础上扩建了一部分 , 包括一座教学楼和一个操场 。 第三代就是现在的北村小学 , 2014年正式建成搬迁 。
老人陪我们实地参观了第二代的那所学校 。 铁制大门经锈透 , 无法打开 。 我们从旁边一个缺口走进去 , 满目的荒凉破败 。 院子里长满了没膝的杂草 , 脚踩下去 , 隐约才能看到当年铺路的青砖 。
教室是红砖瓦房 , 很多瓦已经破了 , 零零碎碎地散落在屋顶 。 窗户年久失修 , 基本上没有玻璃了 。 靠近看 , 教室墙面和地面上 , 依稀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字样和桌椅腿、粉笔头什么的 。
【张海旭|张海旭:难忘的村落文化采访】张海旭|张海旭:难忘的村落文化采访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