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脱”的蜀绣手艺人陈明会 拜师奇遇后坚持17年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刘可欣
“我记得那天(像今天一样)也很热 , 我实在是灰心了 , 我想就这一次 , 再找不到老师我就不学了 。 结果头一抬 , 就看到了郝老师工作室的招牌 。 ”已在蜀绣这一行坚持了17年的陈明会 , 想起自己“拜师奇遇”的情景 , 仍历历在目 。
|“跳脱”的蜀绣手艺人陈明会 拜师奇遇后坚持17年
本文图片

陈明会
窗外是高大的银杏树和低矮的香樟树 , 在阳光的照射下 , 随风摆动 。 屋内 , 三名蜀绣手艺人捉着绣针 , 一言不发地快速工作着 , 仅有一墙之隔的车水马龙的嘈杂声与她们毫无关系 。 4月12日 , 在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郝淑萍位于成都市送仙桥的工作室中 ,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第二次见到了陈明会 。 陈明会从2005年开始跟着郝淑萍学习蜀绣 , 现在已被评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 是工作室中资历最老的蜀绣手艺人 。
柳暗花明遇师傅:您且看着吧
|“跳脱”的蜀绣手艺人陈明会 拜师奇遇后坚持17年
本文图片

陈明会(图据受访者)
“我从小就两个志愿:一个是当兵 , 一个是当绣花女 。 ”陈明会对于蜀绣的“幻想” , 来自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我小时候 , 家里有一台电视 , 最喜欢看的就是电影和电视剧 。 那时候看了一部讲绣花女的电影 , 里面的梅花绣得好漂亮!”这样的想法一直埋藏在她的心里 , 直到2005年 , 彼时还是采购员的陈明会 , 下定决心要学习蜀绣 。 在那个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 , 陈明会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找朋友打听 , 二是在大街上碰运气:“我走过了好多地方 , 文殊坊、郫都区那边都去过 , 光是送仙桥这一片就来了四五次 。 ”
“有些人跟我说 , 你交几百块钱在这 , 要学就学 , 不学就算了 。 但我真的想找一个技艺扎实、有名气的老师学习 , 所以也得罪了不少人 。 ”陈明会回忆 , 遇到郝淑萍老师的那天 , 是很热的天儿 。 那时 , 自己已经多次来过送仙桥 , 始终没有遇到理想的老师 , 正是逐渐灰心的时候 。 走到阴凉处 , 无意中一抬头 , 碰巧看到郝淑萍蜀绣工作室的招牌 。 陈明会二话不说 , 脚一抬就走了进去 。 但她的热心 , 却在郝淑萍这里碰了壁 。
“郝老师那时候跟我说 , 她要找的人 , 有几个条件:一是心善、品德得好 , 二是确定要一直做蜀绣 , 还有一个条件”陈明会笑着说 , “是会喝两口小酒的人 。 ”学艺先学人 , 再说能传承、有缘分 , 郝淑萍收徒的标准 , 是蜀绣技艺的传承人 。 郝淑萍说:“这里的学期一共是3年 , 我看你有点‘跳脱’ , 你先回去考虑一下 , 确定要学再来 。 ”陈明会连连答应 , 但心里憋着一口气:郝老师 , 您且看着吧!
这些要求 , 陈明会一直放在心上 。 在17年的蜀绣生涯中 , 陈明会也不是没有想过偷懒 。 “那种偷懒 , 我也不是不会 , 试了两天 , 居然比绣得快的时候还累 。 ”
|“跳脱”的蜀绣手艺人陈明会 拜师奇遇后坚持17年
本文图片

陈明会与自己的学生(图据受访者)
早在今年3月 ,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曾踏入这间工作室 , 面对来访的人 , 陈明会只是淡淡地打个招呼 , 便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 , 和如今讲起蜀绣时的样子判若两人 。 陈明会告诉采访人员 , 很多人都跟她说过她谈起蜀绣时热情高涨的样子 , “他们说我‘就像爱上了蜀绣一样’ 。 ”陈明会在采访时 , 那种脸上红扑扑的、眼睛笑眯眯的兴奋样子 , 就是她所说的“像是充满电一样”的状态 , “人家都说手工业这行 , 历来是‘受得了穷 , 耐得住寂寞’ 。 当时我没这么想过 , 我只是想着我就喜欢这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