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如何排出 要怎样才能排除人体里面的湿气

前面几位朋友的回答都很到位 , 关于如何排出体内湿气 , 伤寒杂病论里面有一套很完善的辨证施治的方法,翻译成白话文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湿气在人体形成病态后,在身体的内外上下四处流动,随着病邪的不断传递变化,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病症,治疗这些四处流窜的湿邪病变是有迹可循的,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治疗,不要偏离纲要和规律 。
1.湿气在人体上部,是在雾露的环境中得病的,表现是头痛,脖子僵硬,两额疼痛,脉浮而涩,可以用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来治疗 。配方: 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2.湿气在人体下部,是在寒冷的环境下和水接触得病的,表现是腰腹部以下沉重 , 两脚肿胀 , 脉沉而涩,可以用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来治疗 。配方: 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
3.湿气在人体外部和表皮,由于着风而发生病变,风气和湿气会顺着经络流窜 , 造成骨节烦疼 , 懒洋洋的躺在那里不想吃饭,脉象浮缓,重按发涩,可以用桂枝汤微微发汗,令风湿从毛孔随汗排出体外;如果感觉怕冷恶寒,身体表部疼痛,四肢不舒服,脉浮而细紧,这是寒气在作怪,可以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来治疗 。桂枝汤配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晾至不烫,服一升 。喝完药后啜热稀粥一升余,可以帮助药力发挥作用,然后盖被子温覆两个小时,遍身会有汗珠流出,稍微有汗是最佳效果,不可以让汗流如水,否则病反而不能治好 。如果喝了一次病症就消失了,就停药,不必全部喝完;如果喝了药不出汗,还得依照前面的方法继续服药;如果仍旧不出汗,后面间隔短点,半日内喝完三次;如果病情较重的,可以一日一夜服药,时刻观察病人情况 。一剂药喝完后,病证还在的,继续熬药喝;如果汗不出,可以服至二三剂 。服药期间严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食物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 , 去上沫,纳诸药 , 煮取二升半,去滓 , 温服八合,盖被躺下取微汗,不用啜粥,剩余服药方法和禁忌同喝桂枝汤法一样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就是取桂枝汤三合和麻黄汤三合,合并为六合,及时喝掉 , 间歇空间和喝桂枝汤的方法相同 。
4.①湿气在人体内部,由于同气相求,会与脾气互相结合,病症变化为中满;如果患者有胃寒宿病的话,两者结合就会变化为泄泻的症状 。中满的症状适宜用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的症状适宜用理中汤;
②如果湿气干扰到肺脏,就会变化为肺寒的症状,适宜用小青龙汤;
③如果湿气向下移到肾脏的部位,就会引发为淋漓的症状 , 适宜用五苓散;
④如果湿气流到肌肉的间隙,会变化为黄肿得病变 , 适宜用麻黄茯苓汤;
⑤如果湿气流到经络里面 , 与经络的热气相互作用 , 就会发生痈脓的病变;如果患者脾胃素来有寒,湿气又久留在体内不排出,就会发展变为水饮的病症,再与燥气相互干扰,进一步发展为痰饮的病症,这样的病人称为“饮家”——意思是体内有水饮的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