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患上文字讨好症( 三 )


工作中 , 我也不觉得讨好会带来一个好的回应或者是回报,事实上,它可能是增加了沟通的成本的 , 当你在不断想削弱表达中的情绪,润色你的修辞、迂回,你表达的意图被准确传达、被理解到的可能性也在流失 。
新京报:在现在的职场环境中 , 文字讨好症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语言,你认为它会让我们的社交或者是工作人际变得更好吗?
崔庆龙:我觉得不会,它顶多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和睦 , 每个人都如此的话,大家肯定都是一片祥和,好像没什么矛盾,没什么怨言 , 但它真的是有利于一个公司吗?我想起来以前读乔布斯传记时,苹果几个高管之间都是很激烈的冲突,他们一点都不讨好 , 看对方不顺眼就直接开骂 。我见过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在上下级之间也是经常发生冲突的,但他们把这视作一种常态,反而我觉得这种关系更紧密 , 成员之间更信赖彼此的 。那是一种不把冲突和矛盾视作恶意和伤害的互动情境 。
直接地去捅破那层纸,把情绪表达出来的,沟通的效率其实是非常高的 。你有什么想法 , 你直言不讳地告诉我,我不同意,我就可以直接反对你 。大家讲道理地争执 , 不人身攻击,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真实的主张表达出来,是有利于解决问题的 。
做自己可能是一件风险最高的事情
新京报:很多人在使用讨好性文字的同时 , 转头就在现实中,骂脏话 。很多时候,我们打出的一句话,情绪、感受都是被修饰过的 , 这些压抑的情绪会消失吗?它会去往哪里?会对人、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崔庆龙:心理学认为,情绪如果没有被表达,它肯定是不会消失的,它是会表现成别的形式 。比如愤怒被压抑可能会变成抑郁,有的人可能会躺平 , 会觉得很累,有的人会有一种无名火,甚至有的人会变得很有戾气,它会像幽灵一样在别的地方传递出来额外的张力 , 它会附着在其他情绪、状态下寻求自身的表达,尤其是那些人们感觉到莫名其妙的情绪 。从躯体层面来讲,情绪对睡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有的人会失眠 。还有些人会有一些身体症状,上火、发炎什么的,他的情绪会转化,但不会消失 。
这些潜在的情绪又会转化成一种社会层面的集体诉求 , 让什么成为社会焦点,以及什么会被忽视 。就像这几年能火起来的东西,总是包含着能给予人情感陪伴 , 给予人情绪共鸣,或者作为某种榜样被认同的功能,仿佛人们都在寻求一种能回应自身的东西 。
新京报:压抑情绪会对人和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崔庆龙:当社会不欢迎真实的表达 , 你只能把它压下去 。能量被压缩掉了,不能不向外爆发,那必然是一个没有活力的状态,你会变得丧、不想动,低欲望,不想争取、进取 。
如果工作中,你必须表现得对别人凡事有回应,或者刻意地表现得很好打交道的,可其实你心里并不想那样,这就像你穿着一个很厚的衣服在做事情,一下班把厚重的衣服扔掉以后 , 你就不想动弹了,人会变得很割裂 。
文字讨好症最大的影响就是给人造成了这种不必要的额外的情绪损耗,慢慢地,大家会抵触与人交流、与人沟通这件事 , 因为交流的大部分都是无用信息,都是那种铺垫、迂回的、表演出来的东西,真实的分享可能会越来越少,而正是因为没有这种真实分享,大家也就越来越不想交流了 。
新京报: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敢做自己,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