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患上文字讨好症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夜晚,Anne躺在床上刷着手机,她用被子裹紧全身,仿佛回到了她的安全窝 , 她机械化地刷着视频 , 眼神无光 , 面部冷漠,一副想和世界失联的样子 。
但微信还是弹出了两条消息,公司领导转给她一篇文章链接,文章标题对公司的产品有些不利 。Anne是某互联网大厂的公关,平时她需要周旋在媒体、公司下辖的工作室、公司高管、财务等之间,做各种协调、沟通工作 。和人交流时,Anne除了要展现自己的专业性,还要时刻给人一种热情、好沟通的感觉 。看到标题,她明白这是领导让她去“灭火” 。
Anne一秒就掀开被子,翻过身 , 开始给媒体发微信 。“XX 老师”,Anne写,后面跟了“~”,两个 。她双手在手机键盘上不断地跳动 , 打出了一行字,默读一遍后,光标后退了几格,把一个稍微显得严肃的词语变成了更柔软的词语,又小心地在后面加了个“啦” 。
Anne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斟酌用词,全部字打完后,她又通读两遍,在几句话的结尾处,都加上了“哒”“呀”和“滴” 。要发送了,Anne又最后确认了一遍 , 她把150多字的小作文分成了两段,又在结尾加了两个抱拳的表情符号 。
按了发送键之后,Anne整个人像被抽干了,瘫在了床上 。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网上的自己变得软萌了,像Anne一样 , 文字交流时,会不自觉地使用“~”,“哒”“呀”“滴”“啦”“呢”等语气词 , 以及可爱的表情包,给人营造一种人畜无害的感觉,一些人称这叫作“文字讨好症” 。
“讨好体”正在成为一种通用语言 ,  Anne的一个朋友在工作时,文字中最经常出现的就是“! ”和各种展示激动情绪的表情包 。但现实中的她却十分严肃,不爱笑 。这便是当代人的两幅面孔 。下班后,Anne 看到微信信息就烦,不想再说一句话 。还有人即便在凌晨2点睡,也会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在心理上 , 和这个世界断联 。
崔庆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传播心理学知识的博主,他对时代情绪有着细微而准确的体察 , 能把心理学知识写得深邃又易懂、浪漫而准确,他对“麻了”“累”等当前流行的社会情绪的解读,曾获得了许多人的共鸣,被称为“人类问答师” 。他理解沟通的要义是“准确”,在文字沟通时 , 他从不使用“讨好体”,但他理解“讨好体文字”是某种社会语境的体现 。
为什么我们会使用“讨好体文字”呢?我们是发自内心地使用“讨好体”,还是被迫使用呢?它真的能给我们的交流带来方便吗?以下为新京报和他的对话 。

为什么我们会患上文字讨好症

文章插图
脱口秀演员杨蒙恩提到“文字讨好症” , 引起网友普遍共鸣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讨好背后的淡漠与交换
新京报:讨好体文字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在一句话中,不加“~”和语气助词等会不安,你如何理解这种心理呢?
崔庆龙:确实发现蛮多人在网上交流,给人感觉很萌、很柔软、很亲近,但我在想现实中,大家都是这么脾气好,这么好打交道吗?
我觉得首先要看这两个人交流是在什么样的角色状态下 , 假设像甲方和乙方这种合作关系,有一方需要求对方办事的一个状态 , 这个时候它潜在、短暂地存在着一种权力的差异,一方需要更主动地维护关系 , 可能需要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友好的姿态 。
但如果是日常生活中,很随意的交流也是这样的话 , 可能是因为文字本身能承载的情感信息是非常有限的 , 看不见表情,咱们就只能靠这些语气,增加情绪的比重,这是为什么异地恋特别容易失败的原因,因为你在分隔两地时,更多的交流媒介其实就是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