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太监"和"宦官"是不是一码事?( 二 )


 
人们还由汉代宫廷阉宦的官服,以貂尾和“铛”为冠首饰物,而将宦官称为“貂铛”《汉官仪》云:“中常侍 , 秦官也 。汉兴,或用士人,银铛左貂;光武以后,专用宦者,右貂金铛 。”汉宫侍中、中常侍,加黄金当附蝉 , 貂尾为饰 。侍中作为朝廷的普通官员多插左貂,由宦官担任的中常侍则插右貂,用赤黑色貂尾 。从中也可看出,宫中宦者的服饰与普通官员略有区别 。
 
除了上述两大类外,还有以宦官生理特征与常任职役组合而称的情形,如“宦寺”、“阉寺”、“阉宦”、“宫监”、“貂寺”、“内铛”等 。有带明显感情色彩的称谓,如鄙称“宦竖”、“阉竖”、“内竖”及“阉狗”等;尊称则有“公公”、“老爷”、“老公”等 。
 
【清朝前"太监"和"宦官"是不是一码事?】宦官彼此间,多以“爷”互称 , 姓张称“张爷” , 姓李则称“李爷” 。遇到辈分比自己高的宦者,应称“师父”;对外人则谦称“刑余之人” 。据晚清宫廷太监池焕卿等回忆,“太监们不喜欢人们把他们直称作太监,如果你把他们叫做公公,那简直是骂他们八辈祖宗 。”可见,在太监内心深处 , 希望人们能像普通男人那样看待自己,还是乐于被称为“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