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日本人民也曾长期生活在不见蓝天也有过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黑历史日本是如何改变的( 二 )


1967年,一些哮喘病患者忍受不了疾病带来的痛苦而纷纷自杀 。到1970年,四日市哮喘病确诊患者高达500多人 , 但其实世纪患病人数超过了2000人,截止到1972年底 , 全国确诊的患病人数高度6376人,其中11人最终死亡 。
高度的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环境问题,当时报纸的相关报道「高度成长啊 , 还我父亲!」

曾经的日本人民也曾长期生活在不见蓝天也有过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黑历史日本是如何改变的

文章插图
7
当地一个得了四日市咳喘病的六年级小女孩曾写下一首诗:“大家仰头望着天空,阴沉沉的黑洞洞 。巨大的工厂在喷烟,放出了有毒的亚硫酸 。今天硫酸也毒死了人 , 何时能还我蓝蓝的天?”
日本首都东京也终日在烟雾缭绕之中
曾经的日本人民也曾长期生活在不见蓝天也有过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黑历史日本是如何改变的

文章插图
8
1968年,东京湾钢铁厂上空浓烟环绕
曾经的日本人民也曾长期生活在不见蓝天也有过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黑历史日本是如何改变的

文章插图
9
大量的火力发电厂为城市提供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污染
曾经的日本人民也曾长期生活在不见蓝天也有过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黑历史日本是如何改变的

文章插图
10
汽车尾气是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时的日本东京,与今天的北京何其相似
曾经的日本人民也曾长期生活在不见蓝天也有过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黑历史日本是如何改变的

文章插图
11
曾经的日本人民也曾长期生活在不见蓝天也有过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黑历史日本是如何改变的

文章插图
12
那么日本是怎么具体对付雾霾的呢?
▌详细分析原因制定规划
日本政府调集专家分析大气污染的原因,得出结论主要是由于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两个主要发生源是“固定发生源”工厂和“移动发生源”汽车 。并花了近五十年进行治理:前20年主要聚焦在对工厂的治理上,后20年致力于汽车污染治理 。
一方面对于固定发生源,采取了安装脱硫脱氮装置的办法;另一方面针对移动发生源,出台法律法规限制车型车辆;第三,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
曾经的日本人民也曾长期生活在不见蓝天也有过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黑历史日本是如何改变的

文章插图
13
日本政府实行低排放车认定制度,大力推行税收优惠、补助金以及贷款优惠等制度 , 截至2011年日本全国低排放车保有台数达2055万台,占机动车保有总数的27%
曾经的日本人民也曾长期生活在不见蓝天也有过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环境污染黑历史日本是如何改变的

文章插图
14
此外,日本政府还大力修建四通八达的铁道交通网,东京都内地铁总延长达500KM , 路面电车1500KM,在世界大城市中居第一 。目前东京每平方公里地铁站密度达到1.06站(北京市内为0.14站),承载着86%的公交运量 。
据称在东京市区任何地点500M范围内都可找到地铁口 。开车上班的人越来越少,坐电车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家庭汽车的使用也大幅降低,地铁及电车已成为东京市民出行的第一选择 。
▌法律是治理雾霾的利剑
1958年 《工厂排污规制法》
1962年《烟尘排放规制法》
1967年 《公害对策基本法》
1968年 《大气污染防止法》
1970年的国会,由于集中讨论环境公害问题,而被称为“公害国会” 。
1971年 日本增设了环境厅 , 2001年升格为环境省 。目前,已在全国47个都道府县、12个大市和85个政令市全部设立环境行政机构,基本形成以环境?。ㄌ┪诵牡娜砸惶寤姓芾硖逑?。
1978年 仿效美国推出加强汽车尾气管制的“日本版马斯基法”,
1981年 日本开始在主要城市实施氮氧化物(NOx)限排措施
1992年 《指定区域机动车排放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特别措施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