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久|河北手工匠人传承古建文化 上万零件复原故宫角楼模型

李长久|河北手工匠人传承古建文化 上万零件复原故宫角楼模型
本文图片

图为李长久在整理古建模型作品《垂花门》 。张艺典 摄
中新网廊坊4月16日电(宋敏涛 杨雅淇)宏伟的故宫角楼、肃穆的雍和宫牌楼、彩绘的一殿一卷垂花门……4月16日 , 采访人员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东陈村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匠人李长久的工作室 , 独具中国古典风格的古建筑模型尽收眼底 。
李长久|河北手工匠人传承古建文化 上万零件复原故宫角楼模型
本文图片

图为李长久正在制作的红木古建筑模型 。张艺典 摄
1975年出生的李长久受家庭熏陶 , 从小就对木工手艺着迷 。 “我的祖辈四代都从事木工工作 。 生于清末的曾祖父 , 从事过古建筑修缮工作 , 他留传下来的一套木工工具 , 至今我都在用 。 ”李长久说 , 他非常享受手工量尺、画图、计算比例 , 再一点点打磨、拼接的过程 。
【李长久|河北手工匠人传承古建文化 上万零件复原故宫角楼模型】“一个古建筑模型大件需要几万或十几万个构件 , 构件小、数量多、制作周期很长 , 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 更要专注 。 ”李长久在已有木工技艺的基础上 , 日复一日地自学研习古建筑建造技艺 。 他最痴迷的故宫角楼 , 不仅有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魅力 , 还有古建筑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内涵 。
李长久|河北手工匠人传承古建文化 上万零件复原故宫角楼模型
本文图片

图为李长久在为古建模型作品添涂金箔 。张艺典 摄
“做故宫角楼模型 , 斗栱基本构件‘三才升’的制作是十分考验人的 。 ”李长久表示 , “三才升”只能开顺身口 , 只允许纵向构件通过 , 做斗栱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把四个搭交口方向弄反 , 还有体积小、用量大的斗口仅有3毫米 , 要在砂纸上反复翻磨 , 手指头磨出血是常有的事 。
“斗栱、翼角等构件的制作方法 , 需要结合古建筑图纸上的数据 , 计算出缩小的比例再进行制作 。 ”为了能让制作技艺与古建筑更贴近融合 , 李长久仔细研读《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工程做法则例》等古建筑理论书籍 , 并时常前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参观学习 。
李长久|河北手工匠人传承古建文化 上万零件复原故宫角楼模型
本文图片

图为李长久制成的红木故宫角楼模型作品 。张艺典 摄
“上万个小构件 , 每个都要按图纸准确地搭建 , 不能错一个 。 ”吃苦耐劳、学习领悟 , 终于李长久耗时近3年时间 , 打磨上万个紫檀木零件 , 通过榫卯结构拼接出1:27纯手工制作的故宫角楼模型 。 后来 , 他又应邀制作了多个1:16和1:10的紫檀故宫角楼模型 。
大城县是北方知名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 , 涉及从业人员5万余名 。 近年来 , 大城县在发展红木产业的同时 , 不断进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创新 , 越来越多的手工匠人通过制作古建筑模型 , 传承古代木工建筑技艺 。
李长久说 ,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 , 我一定把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好好地传承下去 , 让更多的人感受古建筑的魅力 , 更生动形象地向人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