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取景框 , 我们看到了更壮丽的景观 。 在巨浪起伏的群山之上 , 阳光从空中倾泻而出 , 犹如上苍对人间的恩赐与护佑 。 咆哮的瀑布一落千丈 , 汇入平静的山涧湖泊 。 “哈德逊河派”的艺术语言似乎在无声地宣示:荒野不是被规划和被决定的 , 而是由自然进行自我规定的世界;是“大自然最壮丽的神殿” 。
历史学家特纳认为 , 美国不是产生于理论家的梦想 , 它既不是乘萨拉·康斯坦特号去弗吉尼亚的 , 也不是乘五月花号去普利茅斯的 。 “它来自美国森林 , 每接触一次新边疆 , 便会获得新的力量”;对于弃舟登陆的清教徒来说 , 边疆是一条移动不定的界限 , 引发一代代人的探索 , 在近百年的光阴里 , 都处于不断向西移动的过程中 。 它永远毗邻荒野 , 永远“位于自由土地这一边的边缘上” 。
荒野是能够彰显个人主义、道德勇气和体验拓荒者真实生活的地方 , 甚至是“开启人类敬畏之心的神圣之地” 。 而当风潮渐落、尘暴四起 , 那些被昔日拓荒者视为障碍的森林 , 以及曾经奋力征战的西部荒野 , 反而成了“伊甸园或阿卡狄亚的仅存硕果” 。
静谧的风景中 , 产生出无边的惶惑、肃穆和敬畏 , 在遥远的地平线上 , 人类看到了如其本质一样美好的东西 。 “现代文明腐蚀了人的灵魂 , 而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 。 爱默生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大幕;与爱默生有师承关系的梭罗 , 则带着一把斧头 , 走向四季鲜明、空旷宁静的瓦尔登湖畔 , 向世人昭示荒野对于人类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 以杰克·伦敦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 , 其荒野叙事对边疆文学、超验主义文学等流派无不影响深远 , 形成了别具魅力的文学传统 。
在荒野中 , 一切都是自在的 , 也是自足的 。 动物是自由的 , 它没有被关在笼子里或者限制在园地中;河流是自由的 , 它没有被大坝、水库规定 , 也没有被水车、磨坊所限定 。 荒野代表着燃烧的激情、永恒的生命力量 , 人在荒野之上 , 以与未知世界单枪匹马做斗争的开拓本能 , 完成着对生命的自我实现 。
4
在《沙乡年鉴》里 , 长期从事林学和动物管理的作家利奥波德 , 以极富魅力的语言 , 赋予荒野以更加丰富和正面的意义与评价 。 他认为荒野“是人类锤炼出的那种被称为文明成品的原材料” , 甚至原始荒野才是“赋予人类事业内涵与意义的源泉” 。 整部书都描述他身体力行 , 用最平易的态度与荒野自然相处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林学专家对文明的疑惑与疏离 , 又肯定了人的自我本质力量 。 在生态视角之外 , 利奥波德将荒野自然纳入了伦理视野 , 认为人们应当认同并融入不断扩大的共同体 , 荒野概念从利奥波德这里开始 , 具有了多重学理价值 。
“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 , 牢固地与生态学这门学科连在一起 , 而生态学却是与经济学紧密相关的” 。 (唐纳德·沃斯特语)沃斯特对自然史别有一种深刻领悟 , 在其名作《自然的经济体系》中 , 他对20世纪以来的重要生态学家进行了逐一描述 , 并借此梳理了现代生态学思想的起源、演变 , 以及与文学、经济学、哲学的互通与关联 。
在20世纪20年代 , 利奥波德还在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美国林业生产实验室担任负责人 。 他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出 , 为所有公共区域策划一个荒野区域项目 , 在这样的区域里 , 能够满足一些户外娱乐的特殊形式或研究 , 以及“通过较原始的生存方式在荒芜的环境中旅行”;担负如此功能的区域 , 自然需要广阔的面积;但与此同时 , “不应当开辟永久性的道路” 。
- 古墓遗珍|《古墓遗珍》首播!揭开稀世国宝的神秘面纱
- |崭新的春天将在我的心尖上成熟丨《钟放诗选》新书来啦!
- |【名家讲堂】《金陵四老的书法与人生》 第一集:金陵四老的时代背景
- |祝贺!广东纪录片《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获重磅奖项
- |过和不及都不是理想的状态
- |《漂洋过海来送你》写胡同原住民,长篇小说折射半个世纪的变迁
- 雪马|诗评丨胡书敏:千古艰难惟一死——雪马诗歌《老死》的存在主义解读
- |蔡襄《远蒙帖》,古意神韵显风华
- 历史|来找找差距!你写的 VS 《人民日报》写的
- |“中国节气”系列上新,《谷雨奇遇记》4月20日上演茶园奇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