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班“天乐”
劝业场内撷精华
为了养活一家人 , 筱俊亭几乎没有闲暇时间休息 , 总是一天又一天接连不断地演出 , 从林亭口回到天津不久 , 就到劝业场六楼天乐戏院搭班唱戏 。 那时正值上世纪30年代末期 , 劝业场已成为天津商业中心 , 不光有琳琅满目的商品 , 而且设有多家游艺场和小剧场 , 那时筱俊亭和她的伙伴儿们还都是小演员 。 演出之余 , 她经常和鲜灵霞沿着楼梯一层一层跑楼玩儿 , 有时还去照“哈哈镜”互相取笑 。
这一时期 , 筱俊亭与名角儿爱莲君、鲜灵霞、筱玉芳、郭砚芳、李文芳、新凤霞等同台 。 在为爱莲君配戏时 , 筱俊亭深深迷恋上了她的演唱艺术 。 爱莲君嗓音宽亮脆俏 , 柔美清醇 , 咬字清晰 , 勇于革新创造 , 当时她唱的“有小红细留神儿”“八月中秋雁南飞”等唱段具有独特风格 , 满街传唱 。 她的最大贡献 , 是创造了“疙瘩腔” , 这种唱腔曲调不平不直 , 宛如一条彩带上打了一些不同花形的结 , 俏巧玲珑、节奏铿锵 。 和同期著名演员刘翠霞相比 , 如果说刘腔如碧海波涛 , 一泻千里 , 那么爱腔则像潺潺溪流 , 跳跃多姿 。 筱俊亭时时处处留心爱莲君的演唱 , 几乎“偷”会了爱派的所有唱段 , 后来她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形成的“筱派”唱腔里独具风格的“疙瘩腔” , 就是在爱莲君“疙瘩腔”的基础上 , 又结合自己嗓音条件创成的 。
筱俊亭在天乐戏院演出 , 因为有便利条件 , 经常在没她角色时 , 去看各剧场的戏 。 不同的剧种 , 不同的演员 , 均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让她眼界大开 。 文明戏剧目以清装戏居多 , 演员多为大学生“下海” , 他们文化高 , 肯思考 , 每个动作、每句台词都经过认真严肃的研究 , 刻画人物有深度 , 近情理 , 感动人 , 表演不庸俗 。 天华景小科班清一色六七岁的小演员 , 利用转动舞台演出《天河配》《天上斗牛宫》《八仙过海》以及连台本戏《西游记》 , 极为赏心悦目 。 七楼的昆曲以侯永奎为主演 , 他武功扎实、扮相英武、身段漂亮干净、嗓音激昂挺拔 。 这些演出 , 筱俊亭都非常喜欢 , 总是看不够 。 但最令她痴迷的 , 还得说是“什样杂耍” , 她不仅在劝业场内观看 , 还经常跑到附近的泰康商场“小梨园”和天祥市场“大观园”去欣赏 。 刘宝全、白云鹏、小彩舞的京韵 , 王佩臣的“醋溜大鼓” , 石慧儒的单弦 , 马增芬的西河大鼓 , 乔清秀、王宝霞、王元堂的河南坠子 , 高五姑的天津时调 , 吉平三的太平歌词 , 小蘑菇、荷花女的相声 , 筱俊亭均如痴如醉 。 众多名家对观众谦虚真诚的态度、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 , 表演方面的优长 , 都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不知不觉中 , 她学会了很多曲艺唱段 。 后来为了招徕观众 , 在演评剧《纺棉花》等有戏中串唱的情节时 , 她就经常学刘宝全、乔清秀的唱段 , 在反串“双簧”时 , 别人在前面表演 , 她则在椅子后面学唱王佩臣的“醋溜大鼓” 。
在劝业场演出这一时期 , 确实是筱俊亭演艺生涯中的重要阶段 。 许许多多优美的身段、腔调都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 , 成为她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 。 后来 , 艺术上成熟后 , 筱俊亭在塑造人物、创腔儿时 , 不经意间 , 一些美妙的旋律总会融入她的唱腔中 , 使得她的演唱巧腔迭出 , 新颖别致 。 可以说 , 筱俊亭之所以能创造出一个新流派 , 这和她对家乡戏曲、曲艺艺术如痴如醉的喜爱是分不开的 。
到19岁时 , 筱俊亭几乎学习和继承了全部评剧早期老剧目 , 在唱、念、做等各方面打下坚实的传统基本功基础 。 由于她执著治艺、广采博收 , 勇于革新 , 终于在不断演出实践中 , 在当时津门到处以“高门大嗓”演唱风格盛行的大背景下 , 独辟蹊径 , 以“走低腔儿”闯出一条新路 , 并得到挑剔的津门观众的认可 , 从而声名鹊起 。
- 建设|坚持严的主基调 永葆政治本色 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 翡翠|在柜台购买翡翠,不仅要注意光线,还要注意翡翠底下的背景
- 安泽|“洋北漂”安泽:让没来过的人看到中国的变化
- |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探营 感受“在大地上阅读”般的舒适感
- 失业率|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在实验室打地铺,等待下一轮的招聘
- 翡翠|没有经过修饰的翡翠,价格反而更高,这是为什么呢?
- 狐狸精|为什么聊斋志异里的狐狸精,总喜欢一贫如洗屡试不中的书生?
- |林徽因指着吴晗鼻子痛骂:将800年真古董拆掉,将来是要后悔的
- |如何正确编写家谱的世表?
- |40年前,开棺后发现女尸胸前一小袋,通往阴间的“路引”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