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筱俊亭的故乡情

农历辛丑年腊月初六 , 是评剧老艺术家筱俊亭诞辰一百年的日子 。 戏迷们都知道 , 筱俊亭是东北评剧领军人物 , 定居沈阳多年 。 岂不知 , 在她心中 , 天津卫始终是她的根 , 津沽大地是她梦魂萦绕的故乡 。 海河水滋养了她、津门名家提携了她、津沽大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丰富了她 。 晚年 , 她思恋故土 , 回津定居 , 直至终老 。
家贫无着
顽童谋生入梨园
筱俊亭祖籍山东庆云县 , 家里世世代代是穷苦的农民 , 父亲二十多岁时为生活所迫到天津学徒做木匠 。 1921年腊月 , 筱俊亭降生在天津西车站南竹林村 。 从她记事起 , 家里一贫如洗 , 一领炕席、一个破饭桌 , 一个既当凳子又当柜子的小地柜 , 便是所有家当 。 她6岁那年的大年三十 , 父亲突然得了中风急症 , 撒手人寰 。 此后 , 母亲没日没夜拼命缝穷 , 母女依然食不果腹 。 后来 , 她家搬到河北大街石桥西 , 离天桂戏院很近 , 那里每天演出梆子、落子、大鼓书 , 小孩子们受熏陶都能哼几句 , 有几个小姐妹还跟着老先生学了戏 。 筱俊亭也想学 , 但母亲认为这个职业是下九流 , 被人瞧不起 , 坚决不同意 。 有个双目失明教戏的王先生就找到她母亲 , 说学戏后可以挣钱养家 , 母亲这才勉强同意 。 那年筱俊亭8岁 。
学了没几天 , 王先生就带她走街串巷卖唱了;每天出去总能挣点钱回来 , 有一次出堂会 , 竟分了20个大铜子 。 那时 , 6个大铜子能买一斤棒子面 , 7个大铜子能买一斤白面 , 8岁的筱俊亭就能为家里挣饭吃了 。 为此 , 她下决心一定好好学戏 。 说是学戏 , 其实就是唱“探清水河”等一些民间小调 , 王先生见她学得快 , 就又给她找了个叫杨义的老师 。 杨老师能拉擅唱 , 教了筱俊亭《花为媒》里的“报花名”、《马寡妇开店》中的“做饭”等很多戏的片段 。 会的戏多一点了 , 杨先生就给她说说身段 , 很快筱俊亭学会了《老妈开嗙》《锯大缸》《小王打鸟》《小过年》《打狗劝夫》等几个单出小戏 。 筱俊亭第一次登台 , 是在西南角破烂市里的小土台子上 , 她扮演的既不是大姑娘 , 也不是小媳妇 , 而是《老妈开嗙》中接媳妇的傻柱子 。 不化妆 , 头戴个小毡帽 , 穿上件水衣子 , 系个小腰包就上台了 。 尽管老师一再嘱咐别害怕 , 面对台下仅有的十来个观众 , 筱俊亭还是吓得腿发抖 , 眼发直 。 好在平时练得多 , 演得还真像个小傻柱子 , 观众们逗得直乐 。
慢慢地 , 唱得好一点儿了 , 筱俊亭就进了小茶园演出 。 作为一个演戏的小女孩 , 总得有个响亮顺耳的名字吧?筱俊亭出生时没人给取学名 , 父母把她当儿子养 , 给她取了个小名儿叫“小小儿” , 后来父母曾送她上了几天私塾 , 私塾先生给她取了个学名张忠善 。 唱戏的小演员叫张忠善不容易被人记住 , 戏班的老先生就给她起了个艺名“花俊亭” 。 那时她年龄幼小 , 个子矮 , 大家都不叫她“花俊亭” , 而是亲切地唤她“小俊亭” , 叫来叫去便传开了 。 等到她当了小主演 , 贴戏报和戳水牌时要写主演的名字 , 老先生就和她商量 , 将“小”字改成了艺名中常用的“筱” 。
紧急救场
真情感动白玉霜
如果说筱俊亭学戏之初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 , 随着学戏的深入 , 她已逐渐迷恋上了这门艺术 。 在各小剧场、茶社演出之余 , 筱俊亭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欣赏前辈演员的演唱 , 从中汲取精华 。 最令她痴迷的 , 当属人称“评剧皇后”的白玉霜 。 白在演唱上充分发挥自己中低音强、共鸣音好、丹田气足的特长 , 采用低弦低腔的唱法 , 唱腔低回婉转 , 细腻传情 , 刻画人物内心活动极其细致 。 当时 , 有一位给白玉霜配戏的演员叫张艳霞 , 筱俊亭和张的妹妹是好朋友 , 她就经常去找张艳霞 , 借机看白玉霜的戏 。 有一天她又到鼓楼福仙茶园看戏 , 那天戏码是白玉霜的时装戏《一瓶白兰地》 。 剧中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 , 小男孩外出归来恰巧将继母娘与前夫堵在床上 , 继母娘恼羞成怒 , 要害死男孩 , 吓得小女孩大哭 。 可巧那天演小女孩的演员生病没来 , 后台管事便让筱俊亭“救场” , 尽管她没看过这出戏 , 但通过白玉霜表演情绪的感染 , 很快就入了戏 , 演到小女孩害怕时 , 筱俊亭霎时泪如雨下 , 这场演出圆满成功!下台后 , 白玉霜非常高兴 , 捧着筱俊亭的脸说:“宝贝儿啊 , 你演得太好啦!来吧 , 到我这个班儿来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