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的红色木夹
■刘绍堂
文章图片
姜晨 绘
娘的传家宝 , 是一个做鞋用的木夹 。 木夹用红色枣木做成 , 经年累月被磨得光滑照人 。 说它是娘的传家宝 , 是因为娘用这木夹做了很多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事 。
母亲当年常讲 , 用木夹做军鞋支前的事 。 那是1944年春季的一天 , 敌人在冀鲁边区进行拉网式大“扫荡” 。 在我们村北碱河滩的那场阻击战里 , 八路军一个连将从河北省盐山县小马家据点出来“扫荡”的几十名鬼子大部消灭 。
当时 , 身为民兵的父亲 , 负责抬担架护送伤员和牺牲的战士 。 他们经过我家时 , 母亲看到战士们穿的鞋子大多都破了 , 有的用绳子一道道地捆着 , 还有人露着脚趾 。 更令人心酸的是 , 一位烈士竟只穿着一只鞋!母亲很痛心 , 回到家对我姥姥说:“八路军战士为咱拼命流血 , 咱得让他们穿上鞋!”
说干就干 , 母亲将家里最好的一床被子拆了 , 用粗布被里做鞋底 , 用青色的被面做鞋面 , 又找来破衣服撕成碎块 , 打成布夹子做鞋衬 。
为把军鞋做好 , 姥爷找了一块枣木 , 请木匠做了一个纳鞋底用的木夹 。 这木夹 , 在冀鲁边区的乐陵和盐山交界一带 , 是寻常老百姓家做鞋常用的工具 。 它由两块宽20多厘米、长约二尺多的木板组成 , 中间部位用铁轴固定 。 纳鞋底时 , 两腿将木夹下部夹紧 , 木夹上部紧夹着鞋底 , 比起用手拿着鞋底一针一针去纳 , 既省力又快捷 。
在昏暗的油灯下 , 全家齐动手 。 母亲纳鞋底 , 缝鞋帮 。 姥姥识几个简单的字 , 也会画些花草 。 她把柳树枝烧成炭做笔 , 在鞋底画上花草 , 写上“抗日光荣”“杀敌立功” , 再将用煮杏树根水染成的红线 , 沿着画好的痕迹绣上去 。 姥爷在门口观察动静 ,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 , 立即给屋里传递信号 , 母亲和姥姥就迅速把鞋藏入炕洞中 。 半个月后 , 军鞋做了两包袱 。
当36双绣着“抗日光荣”“杀敌立功”字样的布鞋送到部队时 , 战士们向母亲敬礼 , 纷纷表示:“穿上拥军鞋 , 一定要多杀敌人!”那时 , 驻冀鲁边区的部队领导龙书金、陈德曾夸奖母亲 , 说她送的鞋能保障一个排 。 从此 , 母亲成了我们当地小有名气的支前模范 。 母亲说:“多亏这木夹 , 用它做鞋又省力又方便 。 ”意思是 , 功劳有这木夹的一半 。
新中国成立后 , 这木夹又派上了新用场 。
那时 , 家里打油称盐的日常开销 , 孩子满月的份子钱 , 过年添置新衣和表达喜庆的鞭炮钱 , 差不多都是娘用这木夹做鞋卖掉挣来的 。 白天 , 母亲去生产队干活 , 夜晚就在油灯下用木夹纳鞋底、上鞋帮 。
我记忆最深的是 , 我从小喜欢读一些儿童读物、小人书 , 所需钱大都来源于娘用这木夹做的鞋 。 我长大后 , 入了团 , 非常喜欢读《中国青年》杂志 。 那时 , 订全年的杂志需要几元钱 , 可家中很难拿出来 。 母亲最了解我的心 , 亲切地安慰我:“有用 , 咱就订!”她又连续几个夜晚做鞋到天亮 。 那天 , 到集上卖了鞋后 , 母亲一到家就交给我一份全年的杂志订阅单 ,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 再看看母亲手上的老茧和血泡 , 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
从一份份杂志上 , 我认识了董加耕、侯隽、邢燕子 , 特别是认识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 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可贵品质 , 这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
1964年12月 , 我应征入伍 。 临行前 , 母亲又将木夹找了出来 , 接连两个夜晚忙到鸡叫 , 做出一双结实的千层底布鞋和15双鞋垫 , 每双鞋垫上都有“当兵光荣”或“保卫祖国”的大红绣字 。
- 目的|藏书家
-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古画,放大看见一样现代物品,作者穿越了吗?
- 话语|晚安 | 你之所以相信一个人的话,是因为他说了你想听的话
- 状态|你以为自己很爱一个人,不惜付出健康和生活,其实可能只是「病态迷恋」
- 翡翠|翡翠拥有很多的种类,其中有一个水种,它和玻璃种不相上下
- 故宫|古人的收纳盒,怎一个美字了得!
- 老人|为什么要庆祝一个217岁老人的生日?
- 网友|今天来玩一个接诗词的游戏吧!
- 高跟鞋|职场中做人要有智慧,社交中要做一个聪明人吗?教你如何与人相处
- |买菜,从一个段子成为一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