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作者穆齐尔:以逗号结束的人生|纪念逝世80周年( 五 )


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作者穆齐尔:以逗号结束的人生|纪念逝世80周年
文章图片

席勒画作 。
1920年代是穆齐尔经济困顿生活的开始 , 也是他创作力最旺盛的一段时期 。 为了弥补被战争中断的创作热情 , 他拟定了大量写作计划 , 并先后出版了剧本《空想家》和短篇小说《三个女人》等作品 。 这些作品获得了评论界的认可 , 为穆齐尔在1923年和1924年先后赢得了克莱斯特奖和维也纳艺术奖 。 但尽管如此 , 战前由《托乐思》带来的商业成功并未重现 。 被穆齐尔寄予厚望的剧本《空想家》出版后惨遭失败 , 据穆齐尔传记作者科里诺统计 , 该书在十七年里只卖出不到2000册 。 为了维持生计 , 穆齐尔在那段时间里为布拉格的媒体写了大量戏剧评论 。
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作者穆齐尔:以逗号结束的人生|纪念逝世80周年
文章图片

《三个女人》 , 作者:罗伯特·穆齐尔 译者:朱刘华 , 版本:译林出版社 , 2013年8月 。
也是在这段时间 , 穆齐尔开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没有个性的人》的写作 。 这部小说有好几个前身 , 除了1920年代的《间谍》《拯救者》《孪生妹妹》以外 , 《没》中某些人物的早期雏形甚至可以追溯到1903年 。 早在那时 , 穆齐尔就曾有过创作一部“伟大的小说”的念头 。 而当战后重拾这份雄心壮志时 , 他希望这部小说能够囊括自己迄今为止所有未完成的“哲学和文学计划” , 要包含“至少一百个人物”作为“当代人的主要类型” 。 然而 , 随着《没有个性的人》开始写作 , 穆齐尔也踏上了自己人生后半段的痛苦旅程 。 1924年 , 他的父母相继去世 。 随后他自己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身体健康、神经系统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 多次出现的写作阻滞迫使他不得不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此时的他已经几乎不再写戏剧评论 , 除了罗沃尔特出版社为小说提供的预付款外 , 埋首于自己伟大著作的他全无其他收入 。 1930年 , 在穆齐尔步入50岁那年 , 《没》的第一卷在一拖再拖之后终于完成 , 彼时的他“家里只能维持几周的生活了” 。
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作者穆齐尔:以逗号结束的人生|纪念逝世80周年
文章图片

《没有个性的人》 , 作者:罗伯特·穆齐尔 译者:张荣昌 ,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21年8月 。
1931年11月 , 为了更直接地感受德意志精神生活的各种张力和冲突 , 穆齐尔再次迁居柏林 。 这段时间里 , 由于罗沃尔特出版社自身也卷入经济危机的漩涡 , 《没》的预付款停止了 。 1932年 , 无法维持生计的穆齐尔几乎走到自杀边缘 。 幸得艺术史家库尔特·格拉泽和银行家克劳斯·品库斯组织了一个非官方的穆齐尔协会 , 为穆齐尔夫妇提供生活所需的经济帮助 。 1932年12月 , 《没有个性的人》第二卷第一部分完成 。 仅仅一个多月后 , 希特勒上台 , 紧接着便发生了5月的焚书事件 。 穆齐尔和他的犹太裔妻子被迫离开柏林返回维也纳 。
被遗忘的最后岁月
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作者穆齐尔:以逗号结束的人生|纪念逝世80周年
文章图片

穆齐尔1935年 。
无论是在过去的奥匈帝国时期 , 还是在一战以后 , 奥地利讲德语的作家和艺术家都严重依赖于德国的文化产业 , 德国的出版社、报纸和剧院是他们推广自己作品的最大平台 。 因此 , 希特勒上台后 , 不仅德国国内不符合纳粹思想的作家作品受到大规模禁制 , 奥地利的德语作家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 。 1935年 , 出于经济上的窘迫 , 穆齐尔曾将自己以往发表在报刊上的短小文章集结成册出版 , 题为《在世遗作》 。 这本文集中有一些杰出的讽刺小品 , 对时局有明显的批评意味 。 穆齐尔在一封私人书信中曾经说 , 他想用这本小书来传递一点不肯被同化的信号 。 不出意外 , 纳粹德国迅速捕捉到了这个信号 , 很快便在德国禁止了这本书 。 而在纳粹压力之下的罗沃尔特出版社也早已停止宣传推广他的其他作品 。 从此以后 , 穆齐尔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