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徐兆寿:风云际会 星辰轮转——《武威西夏碑整理研究》序

西夏|徐兆寿:风云际会 星辰轮转——《武威西夏碑整理研究》序
本文图片

《武威西夏碑整理研究》
杨才年 严复恩 著
责任编辑:王先孟
定价:168元
武威西夏碑作为迄今仅存的一件西夏文汉文合璧的碑刻 , 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西夏文字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 是西夏碑刻艺术立体直观的展示 , 也是目前考古发现中为数不多的西夏石刻艺术珍品之一 , 堪称“国之瑰宝” 。
本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是一本全面研究武威西夏碑的专业性著作 , 介绍了武威西夏碑的碑面情况 , 梳理了武威西夏碑的发现经过、搬迁历史、研究现状 , 逐行校录了武威西夏碑西夏文碑铭 , 逐行注解了武威西夏碑汉文碑铭 , 简明扼要地比较了西夏文碑铭和汉文碑铭的异同 , 清晰明了地阐述了武威西夏碑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 本书在张澍、罗福成、西田龙雄、陈炳应、史金波等前辈研究者们的研究基础上校录、整理了西夏碑西夏文及汉文碑文 , 指正了前辈学者们的校对错误 , 识读了前辈学者未能识读的西夏文字 , 成为研究西夏文字的珍贵材料 。

风云际会星辰轮转
文|徐兆寿
这些年来 , 不断有武威乡贤命我作序 , 我都一一推辞 , 推辞不掉便认真拜读 , 每每都感受到他们对凉州文化的挚爱 。 后来想 , 文人者 , 经营文化灵魂者也 。 他们是受到先祖之召唤 , 不顾亲人朋友的反对 , 也不顾他人的诽谤 , 更不顾自身命运的好坏 , 而自觉地承担起挖掘和弘扬凉州文化的使命 。 这是天命所系 。 我看到这样的凉州文人有好多 , 才年、复恩兄即是 。 我敬重他们 。 多年前 , 两位仁兄就以书稿示我 , 征求意见 。 我对他们不是很熟 , 但对他们研究的西夏文化有些面熟 。 我去过很多次西夏博物馆 , 看过很多西夏文 , 对孙寿龄老先生的西夏文泥活字颇感兴趣 。 曾经想著一部书 , 写过一章 , 再无下文 。 如此而已 , 并无多少研究 。
现在来说说西夏 。 1038年 , 党项首领李元昊建国号“大夏” , 史称“西夏” , 定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 并“祀神西凉府” , 把凉州作为西夏在西部的统治中心 , 因此凉州有“西夏陪都”之称 。 1227年 , 西夏末帝在中兴府投降蒙古 , 西夏灭亡 。 从今天来看 , 党项族作为历史上一颗彗星 , 有其贡献所在 。 西夏的局部统一 , 为祖国西北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文教的昌盛 , 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 , 并为元朝的大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时隔八百年 , 再来看西夏的历史文化 。 蒙古灭西夏 , 手段残忍 , 西夏的文物典籍遭到了疯狂破坏 , 西夏文明几乎被摧毁 , 西夏文字自明朝中叶后也已失传 , 经明清两代 , 世人已不知道历史上曾有过这种精妙奇特的文字 。 元代史官没有为西夏编修专史 , 仅仅将《西夏传》作为附传列于宋、辽、金三史之末 , 所以西夏文明成为史籍中的一片空白 , 其历史地位也未能被史学家所重视 。 直到晚清时 , 武威学者张澍在武威清应寺发现了一块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 , 人们的目光才重新投向那个曾被历史的尘土掩埋近六百年的王朝 , 才逐步揭开了西夏的神秘面纱 。
西夏|徐兆寿:风云际会 星辰轮转——《武威西夏碑整理研究》序
本文图片

西夏自政权建立后 , 兴办学校 , 设立蕃学和汉学 , 推行科举制度 , 礼贤下士 , 延揽人才 , 振兴文教 , 崇尚儒学 。 西夏历代统治者笃信佛教 , 所以佛教在西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 显然 , 这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 党项族人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及部分汉字部首和笔画 , 参照了契丹文字的造型 , 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西夏文 。 党项首领元昊将西夏文字尊为“国字” , 规定西夏的官署文书、法律条令、审案记录、买卖文契、文学著作、历史书籍、字典辞书、碑刻、印章、符牌、钱币及译自汉、藏文的佛经等书籍文书 , 全部采用西夏文 。 外交文书 , 则采用汉字和西夏文字并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