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访《蚁群》作者汤问棘:“超稳定”与“混乱”( 二 )


汤问棘: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 , 这是演化过程中始终没变的 , 除此之外什么都变了 , 所以应该是始终存在着“我要写一篇科幻”的意识吧 。
至于最重要的改变 , 应该是写第二稿的时候产生的 。 我原本是想把主角写成反抗组织的首领 , 到这时候却突然不想这么写了 。 然后我就构思了书中的“钓饵计划” , 写完以后才发现晗与柔、柔与109号这两组人物关系竟然形成了一种暗合的照应 , 而晗与Chaos也形成了镜像 , 这是超出我自己预料的 。 不过我知道这本书还是很稚嫩的 , 尤其最后柔解决危机的部分 , 改了很多次仍不尽如人意 , 只能说作者终究无法写出超越自身阅历的东西 。
冯周:您曾经修读过生命科学和古代文学专业 , 看似南辕北撤的两个学科背景 , 分别对这篇小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外 , 您自称受老庄思想影响颇深 , 这是否有浸润到这篇小说的世界观的架构中?
汤问棘:生命科学对我的观念影响很大 , 这些观念可能或多或少体现在了这篇小说中:我认为美的极致 , 就是像大自然那样 , 兼具温柔和残酷;创造、守护、毁灭都是世界的一环 , 不能说孰是孰非;自然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目的” , 而人类妄图一切纳入精确设计的“社会工程”是僵化脆弱的;我们近代引进的那套庸俗社会达尔文主义也并不科学 , 因为大自然并不存在什么“强”与“弱”的概念 。
而谈到文学 , 毕竟我最熟悉的文学作品都是古代文学 , 所以提笔写作的时候 , 难免受它们影响 。 说来可能有点矛盾 , 我自认为这篇科幻是脱胎于一些中国文学传统 。 比如我还是老套地抱着文学应该有“风骨”的观念;比如我向往《史记》那种对“倜傥非常之人”的书写 。
当然影响我最深的可能还是晚明时期的思想文化 , 我把李卓吾的《焚书》读了很多遍 , 喜欢《金瓶梅》胜过《红楼梦》 。 我第一次读《金瓶梅》还是高中 , 在学校图书馆借的 , 上语文课偷偷看 , 当时有个情节特别打动我 。 那是潘金莲死后 , 庞春梅去坟前凭吊她 , 哭道“可惜你一段儿聪明 , 今日埋在土里” , 这段把我读流泪了 。 这两个女人从世俗道德上来看是可恶的 , 但她们之间的知己之情却又是真挚的 , 最有崇高美的知己之情居然发生在两个坏女人身上了 。 作者的这个写法 , 这种看人世的角度 , 以及那种带点嘲讽又带点悲悯的风格 , 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
过了这些年 , 我愈发感到 , 写小说写到最后 , 就是应该超越作者自身的价值判断 , 到达一种能理解所有是非 , 又恍若“无是无非”的境界 , 而这对作者而言也是一生中难得的极乐 。
道家认为人的价值判断是局限的 , “人”不如“天” 。 这点被荀子批评为“蔽于天而不知人” , 但我却很认同 。 我小说里描绘的社会 , 就是一个一切都在人为的精确计划、精准管理下的“超稳定”社会 , 然而这样的社会没有给自然的“偶然性”留下空间 , 也容不下任何“变数” , 所以它是凝滞的、死板的 。 与这个超稳定社会相对的是其反对者 , 她代号为Chaos , 意为“混乱” 。 从“人”的视角看 , 当然是越有秩序、越稳定而越好 , 古今中外都有很多哲人试图构建一个全盘可控、井井有条、永无冲突的理想国;但从“天”的角度看 , 混乱与意外才是生命的源泉 。 正如小说主角晗所言:“生命本身就是肮脏和混乱 , 唯有死亡和虚无 , 才是一尘不染 。 ”
小说中有个细节 , 柔的妹妹秋最开始想要“订制”一个黑色眼睛的孩子 , 但最后她通过自然结合生下的孩子却是蓝色眼睛 。 这就是意外 , 是偶然 , 也是自然的杰作 。 我始终相信 , 这个世上的“倜傥非常之人”是无法“订制”的 , 正如无法通过某种精准的教育计划来培养出理想的哲人王 , 因为这种人是“天授之” , 没有一个模板可以参照 。 试图对人进行精确设计 , 最后只能压抑人的天性 , 扼杀上天赋予人的种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