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翻译学院|聆听名师,登高博见~( 二 )


低调内敛 ● 学者风范
喜欢思考的吴进教授 , 在中学的时候就对《红楼梦》等名著里的人物非常感兴趣 , 萌生了想要去钻研的愿望 , 虽然他承认今天看来那种冲动很幼稚 , 但毕竟是以后做研究的起点 。
2006年回国后 , 吴进教授迅速投入到以柳青和《创业史》为中心的研究活动中 。 经过多年深耕不辍 , 他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文化中国》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 2013年他的力著《柳青新论》出版后获得多个奖项 , 在柳青研究和陕西作家研究方面显示了影响力 。
现当代文坛有很多优秀作家 , 何以对柳青情有独衷?吴进教授表示 , 最初将柳青作为研究对象纯粹是因为爱好 , 因为他在中学时代就读过《创业史》 , 非常喜欢这本书及里面的人物 。 随着对柳青的深入了解 , 他自己也受到了柳青人格无形又深刻的影响 。 柳青是很低调的人 , 虽然写出了巨著《创业史》 , 而且扎根长安皇甫十四年 , 为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 , 但却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的 , 不是牺牲而是工作需要 , 而且一直拒绝媒体的采访拍照和宣传报道 。 在吴进教授身上 , 也可以看到这样低调内敛的柳青印记 。
西安翻译学院|聆听名师,登高博见~
本文图片

谈及做科研的体会 , 吴进教授表示 , 做科研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 。 “既要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 又要让学界接受和承认 , 非常不容易 。 ”对于青年教师如何做好科研 , 吴进教授也提出了一些中肯建议 。 他认为 , 要写出一篇有见地的论文 , 首先要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 , 要做非常充足的准备 , 而这种“了解”和“准备”又不仅是对这些已有成果的罗列和简单分类 , 而是要发现那些前人忽略的东西的价值;其次是花时间和精力好好打磨自己的文章 。 “要从科研中发现乐趣” , 而不仅仅是把科研工作当作评职称的敲门砖;题目可以选小一点 , 但要深入挖掘 , 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 。 “能发现一个值得你全情投入的课题 , 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 ”
高山流水 ● 得遇知音
上个世纪80年代 , 还在公办高校任教的吴进教授从来没有想过 , 有一天会和西安翻译学院建立某种关系 。 彼时 , 西译创“东方哈佛”的字样不时出现在报纸上 , 让吴进教授觉得“惊世骇俗” 。 “陕西有很多高校 , 不要说跟哈佛相比 , 就是跟北大、清华相比都相距甚远 , 所以有一个民办院校 , 说要创建‘东方哈佛’ , 我觉得气势可嘉 。 ”“老院长一开始就有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 , 这一点给吴进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 。
西安翻译学院|聆听名师,登高博见~
本文图片

真正与西译结缘是在2016年 。 受学校诚挚邀约 , 并经过实地考察后 , 吴进教授正式加盟西译 , 担任西安翻译学院文学院院长一职 。
“说实话我来西译是有压力的 , 因为虽然在高校干了大半辈子 , 但是毕竟没有做过某一方面的主要负责人” , 初到西译的吴进教授心怀忐忑 。 但是 , 丁晶董事长的一句“别担心 , 放手干”犹如一颗定心丸 , 给了他极大的动力 , 从此他大胆挑起文学院(后来改为文学与传媒学院)的重任 , 一干就是近4年 , 为学院的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 , 使学院在教学(包括日常教学、教学竞赛、教学制度等)、科研、申硕、团队建设、师资培训、实习实训基地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了蓬勃的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