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我们来读浙派篆刻家陈豫钟的一方白文印“最爱热肠人” , 如图:
本文图片
【汉印|读印:陈豫钟“最爱热肠人”,文人印与汉印的差别】(陈豫钟“最爱热肠人”及边款)
陈豫钟的这方“最爱热肠人”我们并不陌生 , 因为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飞狐外传》的卷首 , 金庸先生曾引用它 , 借以对古道热肠的胡斐表达赞赏 , 因为在小说情节中 , 胡斐对于他对马春花的恩惠(曾替他说过好话)念念不忘是热肠 , 继而为平阿四一家的惨事不肯罢休纠缠到底也是热肠 , 对小尼圆性最后一次示爱求亲也是热肠 。 显然 , 金庸先生用这方印 , 是因为他读懂了这方印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 这一点 , 我们在《金庸作品中的印章》系列文章曾经详细讲过 。
本文图片
(金庸《飞狐外传》扉页的“最爱热肠人”)
一定要说一下这方印的边款 , 因为陈豫钟的篆刻以边款著名 , 而这方印的边款中内容也很重要 。 这方印的边款文字很多 , 几乎刻满了三面 , 内容如下:
本文图片
(最爱热肠人的边款)
余少时侍先祖半村公侧 , 见作书及篆刻 , 心窃好之 , 并审其执笔运刀之法 , 课余之暇 , 惟以二者为事 , 他无所专也 。 十八九渐为人所知 , 至弱冠后 , 遂多酬应 , 而于铁笔之事尤伙 。 时有以郁丈陛宣所集丁砚林先生印谱见投者 , 始悟运腕配耦之旨趣 。 又纵观诸家所集汉人印 , 细玩铸、凿、刻三等遗法 , 向之文、何旧习 , 至此盖一变矣 。
后又得交黄司马小松 , 因以所作就正 , 曾蒙许可 , 而余款字则为首肯者再 。 盖余作款字都无师承 , 全以腕为主 , 十年之后 , 才能累千百字为之 , 而不以为苦 。 或以为似丁居士 , 或以为似蒋山堂 , 余皆不以为然 。
今余祉兄索作此印 , 并慕余款字 , 多多益善 , 因述其致力之处 , 附于篆石 , 以应雅意何如?嘉庆癸亥十一月廿三日 , 坐雨求是斋漫记 , 秋堂陈豫钟 。
要研究陈豫钟 , 这个边款很重要 , 它甚至就是陈豫钟的学印过程自述:
陈豫钟出身金石世家 , 小时候看着先祖写字、刻印 , 养成爱好 , 于是专心致志学习书法与篆刻 , 到了十八九岁时 , 渐渐闯出名头 , 到20岁后 , 书法篆刻成为了他的谋生手段 , 而尤其以篆刻知名 。
大约就在这个时间段 , 他得以见到丁敬印谱 , 悟得用刀之法 。 进而又接触汉印 , 深入研究“铸、凿、刻”方法 。 后结交黄易 , 拜黄易为师 , 黄易对他的边款尤其赞赏 。 陈豫钟认为自己在边款方面全无师承 , 全靠自己用力钻研 , 他在边款上努力了大约十年以后 , 他才能一次刻成百上千字的边款并且“不以为苦” 。
因为这方印的印主余祉非常喜欢陈豫钟的边款 , 要求刻的边款文字越多越好 , 于是这方印的边款文字数接近三百字(263字) , 充分满足余祉的要求 , 这其实也是陈豫钟的“热肠”体现 , 与印文内容相符:朋友有要求 , 就满足他!
我们把重点移到这方印的印面上 , 再认真分析一下这方印的技法特征 , 谈一谈文人印与汉印的差别:
其实 , 是否能够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 , 正是文人印(其实就是篆刻)与实用印章(包括汉印)的最本质差别 。 汉印等实用印章 , 更多指向印章的实际应用 , 比如官印的地位凭证 , 比如私印的凭信作用 。 文人印的篆刻 , 除了它可以钤盖在书画作品以满足实用外 , 它还表达印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
- |读印:陈豫钟“卢小凫印”,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儿?
- |读印:陈豫钟“竹景盦”,篆刻创作,从“篆法”开始
- |容轩读印——清代流派印(二)
- |读印:徐三庚“袖海”,“吴带当风”的印风是如何形成的?
- |读印:吴让之的一方三面印,名家的篆刻作品到底好在哪儿?
- 黄易|读印:黄易“乙酉解元”,名家的篆刻到底好在哪儿?
- 章法&读印:丁敬“家书抵万金”,名家刻一方印需要多少知识储备
- 篆刻|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上)
- 篆刻学!九江艺术家陈晖耗时26年摹刻三千余方汉印
- |读印:蒋仁“吉祥止止”,最适合春节临摹的“浙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