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利希蒂希评《妈宝》︱大器晚成的霍华德·雅各布森

经历|利希蒂希评《妈宝》︱大器晚成的霍华德·雅各布森
文章图片

Mother’s Boy: A Writer’s Beginnings, by Howard Jacobson, Jonathan Cape, March 2022, 288pp
霍华德·雅各布森(Howard Jacobson)出版第一部小说时已年近四十 , 打那以后一直在奋力追赶 。 他在八十大寿之年出版了回忆录《妈宝》( Mother's Boy: A Writer's Beginnings) , 这也是他的第二十三本书 。 进入这个世纪后 , 他从六十岁到八十岁这二十年间 , 平均每两年出版一部小说 。 2010年《芬克勒问题》赢得布克奖 , 他一生抱负得以实现 , 雅各布森从此获得了他一直渴望的权威认可的盖印 , 但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 。
从那时起 , 他开始涉足元小说(2012年的《动物园时间》)、反乌托邦(2014年的《J》)、莎士比亚(2016年的《我叫夏洛克》)、政治讽刺(2017年的《脓包》)和一段迷人的黄昏恋情(2019年的《活出自我》) 。 虽然这种姗姗来迟的高产不可避免地良莠不齐(2006年的《卡洛基之夜》那么棒 , 讽刺特朗普的《脓包》则显得多余) , 但这一系列作品巩固了他作为同辈中杰出的英国犹太作家的声誉 , 当然也是英国犹太小说的杰出创作者 。 这一系列作品还证明了他的毅力 , 这种毅力使他度过了成年后的前二十年——无路出版、寂寂无名、在各地都发现自己无处容身——但也发现自己仍然渴求 , 仍然相信写作是通向自由之路 。
《妈宝》就是关于这种毅力的故事 , 与其说是坚忍 , 不如说是存在的必需 。 就像雅各布森获得布克奖不久在“孤岛唱片”节目中对柯丝蒂·扬说的:“我无法想象 , 如果我没能成为一名作家是什么样的生活 。 ”或者换一种说法 , 就像雅各布森在《动物园时间》中借盖伊·阿贝尔曼这个作为他的另一个自我的角色所言:“写作的冲动是一种改写你童年处境的冲动 。 ”在雅各布森的小说与非虚构作品中 , 在报纸专栏和采访中 , 他都广泛地借鉴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时的经历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妈宝》是他一生作品的总汇 , 也是关于他如何起步的叙述: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 , 也是一个起源故事 。
雅各布森的拥趸对书中的大部分素材都已经很熟悉:1940、50年代在曼彻斯特北部的成长经历 , 局外人的感受 , 与犹太性的矛盾关系 , 在乒乓球中的逃避 , 在剑桥大学师从F. R. 利维斯的岁月 , 前往悉尼讲授英国文学的转变 , 以及随后在不快中回到英国 , 在伍尔弗汉普顿理工学院找到另一份教职的经历——这是他甘苦交织的处女作《后来居上》(1983年)的背景 。 但如今雅各布森写作的制高点已经不同以往 , 他的人设似乎比以前的各个化身更加心胸开放 , 也不再充满自我批评与伤害——而且同样有趣 。
我们从他的母亲开始——还有别的可能吗?在前言中我们得知 , 雅各布森的母亲在他写作这本回忆录时去世 , 享年九十七岁 。 与旧世界的最后联系被切断了 , 尽管能够通过写作来修复或者改写那些联系 。 “由于我在她仍然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写下这些回忆 , 我将在整本书中使她似乎仍然在世 。 不管怎样 , 你在回忆过去的时候 , 时态并不重要 。 ”
我们会读到不少关于雅各布森的亲戚的幽默描述 , 他的曾祖母说意第绪语(她那种“外国样子令我害怕”) , 他不羁的祖母和暴躁的祖父(那些“大声吐出的痰和为老不尊的行为”) , 以及深深浸透着恐怖的东欧背景 。 “仅仅是‘俄罗斯’这个词就足以让人联想到一个迷信的、反犹的、养猪的农夫生活的散发着恶臭的村庄 。 ”与他过去的作品一样 , 雅各布森对那段迫害历史极为严肃 , 但又对那种针对受害者的崇拜怀有质疑——这是一种贯穿他所有作品的紧张关系 。 他的父母对他说:“我们如今是英国人了 , 要心存感激 , 做你的功课 。 ”作者回忆当年他和朋友们如何“自由地互相讥嘲 , 针对我们父母以及我们自己对反犹主义的过度敏感 , 还发明了整个仇视犹太人和憎恨犹太人的神话 , 用来解释每一种病痛和挫折” 。 他觉得曼彻斯特在1950年代“比起现在来说 , 是能让一个犹太人更轻松地成长的时代” 。 许多人会不同意他的观点 , 尽管他的理由带有他典型的大胆风趣 。 “我可不记得有人指责我们做过奴隶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