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铜山县”浮出水面
刘春梅
“因维修堡坎 , 本周广福玉江石刻迎来最佳观赏时机 , 欢迎各地朋友前来游览!”
2022年4月13日 , 一条微信消息刷爆了德阳本土文化圈 , 几幅石刻碑文的清晰照片被大量转发 。 那些终日被淹没在水下、难窥真容和全貌的玉江石刻群 , 全部浮出水面 , 普通人得以近距离观摩这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珍贵遗迹 。
本文图片
玉江石刻群
其中 , 一块刻有高两尺左右、笔力苍劲的“铜山县”3个篆体大字的巨石尤为引人瞩目 。 虽然表面已满覆青苔和淤泥 , 但却难掩那份耀眼的光芒 。
本文图片
南宋篆书石刻“铜山县”
广福镇 , 历史上的铜山县治所 ,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辈出 。 自唐代设县以来 , 逐渐形成了厚重的铜山文化 , 不仅有彪炳史册的“铜山三苏” , 还有几经兴废、断续绵延了1200余年之久的铜山书院 , 杜甫曾在这里写下《光禄坂行》 , 书法名帖《石亭记·千秋亭记》亦诞生于此 。 遗憾的是 , 许多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文物古迹已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 , 只有这些长年位于水面以下的玉江石刻群 , 还在悄然诉说着一座古城的沧桑变迁 。
壹
【玉江|【历史文化】“铜山县”浮出水面‖刘春梅】3个大字凿刻于800多年前
广福镇位于中江县中南部 , 距县城40多公里 , 群山环绕 , 苍松叠翠 , 秀丽的玉江河宛若碧带静静流淌 , 千百年来哺育着两岸儿女 , 生生不息 。
1997年被列为德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玉江石刻群 , 就分布在广福镇铜山村与松树村之间的玉江河岸 。 由于上游修电站和下游关闸 , 近年来 , 玉江河水位升高 , 很多石刻碑文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淹没在水下 , 或仅有局部露于水面上 , 常人难以靠近 。 特别是“铜山县”石刻 , 由于位置很低 , 更是难以得见 。 因此 , 得知这3个大字浮出水面后 , 不少人专程赶到广福 , 原本宁静的玉江河畔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
本文图片
玉江河畔的佛龛造像
“对比着看 , 才发现‘铜山县’好大!”从中江县城赶来的一位网友感叹道 。 的确 , 与周边几块石刻碑文以小楷字体为主不同 , “铜山县”是篆书大字 , 每个字高约两尺 。 因为长期在水中浸泡 , 石壁的颜色有些乌黑 , 但一笔一划仍清晰可见 , 圆润厚实的篆书特点展露无遗 。 大字左右两边分别有几行小字 , 个别已无法辨识 。
据资料记载 , 前注应为“朝散大夫权发遣利州路转判官兼提举学事章驲书” , 后注则为“庆元五年正月十八日从政郎潼川府铜山县令主管劝农公事王忠厚建” 。 “庆元”是南宋时期宁宗的第一个年号 , 庆元五年即公元1199年 。
也就是说 , 这块碑从开凿到现在 , 已在玉江河畔守望了800多年 。
贰
最早的石刻可以追溯至唐朝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铜山县?
历史上的广福因境内多山且产铜 ,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建置铜监署 , 设铸钱官 。 唐调露元年(679年)废署置铜山县 , 辖今中江龙台、广福、冯店等地 。 其间几经战乱 , 几度兴衰 , 县城毁于宋末元初兵燹 , 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入中江县 。 铜山县历经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 , 前后共604年 。 明朝万历年间改名广福沿用至今 , 但明清时期的文人仍称其为“铜山” 。
- 彩陶|【百米长卷岩板创作中的第13天】用爱设计每一个空间,让空间有文化
- 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怎么缴,如何领?
- 书香,流动,书香|书香流动
- 塞涅卡|自由阅读
- |【云说家风·父亲/母亲篇】我的心愿:做一个下流的父亲
- 张栋|【齐鲁诗人】张栋壬寅三月诗笺
- 美文|【王蒙文学院?专栏签约诗人】礼物(外一首)铁骑(内蒙古)
- |林清玄:随风吹笛
- |这些不起眼的花,你见过吗?
- |【中英双语】广州14岁女中学生唱粤剧《帝女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