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废帝”的豪华墓葬与汉代厚葬之风( 三 )


这批漆木盾中 , 有一件保存较好 , 长90.6厘米、宽50.4厘米、厚1.1厘米、握长27厘米 。 此盾正面绘制蛟龙一条 , 有龙首龙身朝左与龙首龙身朝右的区别 。 蛟龙无角 , 双手前伸 , 双腿蹲坐 , 怒目吐舌 , 立耳竖须 。 之所以被称作“蛟龙” , 是因为它的颈部有较多的白色斑点 。 根据《山海经·中山经》郭璞注 , 蛟“似蛇而四脚 , 小头细颈 , 颈有白瘿” 。 白色斑点大概就是“白瘿” 。 丹画盾的背面图案一致 , 均分为上下两层 , 上层为“斗牛图” , 画着一位力士正在斗牛;下层为“斗虎图” , 画着另一位力士正在斗虎 。
|一位“废帝”的豪华墓葬与汉代厚葬之风
本文图片

|一位“废帝”的豪华墓葬与汉代厚葬之风
本文图片

海昏侯墓出土丹画盾复制品 。 敖强摄
丹画盾背面盾首处 , 用黑漆写着36个字 , 内容为:“私府髹丹画盾一 , 用漆二升十籥 , 胶筋、丹臾、丑布、财用、工牢 , 并直五百五十三 , 昌邑九年造 , 廿 。 ”这句话说的是昌邑王九年时 , 昌邑国的官署(私府)制造了二十件丹画盾 。 每件用漆量为今天0.2升左右(二升十籥 , 汉代2.5升) , 材料包括动物胶(胶筋)、丹朱(丹臾)、苎麻布(丑布)、木材与工具(财用)和工钱(工牢) , 每件价值553个五铢钱 。 刘贺曾任昌邑王 , 这些盾牌还是在昌邑国所作 。
盾牌是从上古时代流传至今的一种防御性兵器 。 不过 , 刘贺墓中这种批量制作且做工精美的漆木盾 , 却似乎不是作为实战功能使用 。 其实 , 臣子随葬兵器 , 在当时也是犯忌的 。 早在汉景帝时 , 丞相周亚夫的长子为周亚夫采购一批甲盾作为陪葬品 , 导致周亚夫被捕入狱 。 狱吏宣称周亚夫即使不在地上反、也要在地下反 , 气得周亚夫绝食而死 。 这样看来 , 刘贺墓出土的丹画盾应该也并非兵器 , 而只是宫廷乐人用于表演武舞的仪仗用具 。
孔子镜屏(也被称为孔子屏风、孔子衣镜)是绘制孔子画像并记录孔子生平和弟子情况的文物 , 既有衣镜的“修容”功能 , 又有屏风的“侍侧”功能 。 该套镜屏由一块青铜大方镜、漆木边框及底座和一块漆板及底座组成 。 其中漆木边框外围高96厘米、宽68厘米 , 镶嵌其中的衣镜高70.3厘米、宽46.5厘米 , 构成镜屏的主体部分;漆板宽46厘米 , 高度因损毁而不明 。
|一位“废帝”的豪华墓葬与汉代厚葬之风
本文图片

孔子衣镜出土时的情况(资料照片)北晚新视觉供图
在漆板正面上侧 , 书写了一篇《衣镜赋》 , 其中概述了镜框正反两面内容 , 可以由此复原出镜屏主体部分的结构;正面下侧绘制了钟子期听琴图 , 其中钟子期跪坐听琴 , 但不见伯牙弹琴 , 应该已经损毁 。 伯牙、子期的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 , 到汉代已经是脍炙人口的传说 。 背面绘制书写了孔子弟子曾子、子张的画像和传记 。 子张传记还比较完整 , 子张画像和曾子画像、传记均已损毁严重 。
衣镜正面的一圈漆木边框 , 绘制了东王公、西王母等仙人和青龙、白虎、朱雀等神兽的图案 。 而衣镜背面的整块漆木边框 , 内容就最引人注目了 。 其中分为上中下三栏人物 , 最上面的是孔子和颜回 , 中间的是子贡和子路 , 下面的是子羽和子夏 , 两侧是传记 。 其中孔子的画像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孔子画像 , 画像中孔子戴着小冠 , 留有长须 , 穿深色长袍、着翘头履 。 可见 , 衣镜背面与漆板背面相连 , 共同组成孔子及其弟子的画像与传记 , 两面相对主人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