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的家常做法和配方 炸馓子的方法

馓子是一种用油炸过的面食,是一种熟食、冷食 。炸撒子的习俗由来要从寒食节说起 。
【馓子的家常做法和配方 炸馓子的方法】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 。它的日期距清明不过一两天 。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
据民俗考证,汉代以前 , 寒食节的禁火时间长大一个月之久 。因久食冷食对身体健康不利,汉代才改为3天 。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并且长期处于忍受饥饿与辛苦劳作的生活中 。在这么长的禁火时期里,应当如何熬过去呢?人们既要保障食物能量的摄入,又要保证食物的品质易储存 , 不易变质 。于是在勤劳的劳动人民的智慧里 , 用油炸过的面食这种食物就应孕而生了 。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油脂的喜爱是写入基因里的 。因为油脂能够给人们提供生产所需的大量的能量 。面食是当时人们用来充饥的主要食物,且油炸过的面食储存时间长,不易变质 。于是,人们在寒食节前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应对寒食禁火期间的食物之一 。这就是最早的馓子,因是为寒食节所准备 , 当时就叫“寒具” 。
在后来的历史时期中,寒食节禁火食冷食的风俗在很多地区已经慢慢的淡化,但是与节俗有关的冷食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宋代苏东坡一首名为《寒具》的诗中这样写到:“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记载:“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 。可见馓子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北方和南方的差异:北方的馓子以小麦面为主,大气豪放 。南方的馓子以米面为主,精致秀气 。而少数民族地区的馓子,又是别具一格,种类繁多,风味各异 。以宁夏回族、新疆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的馓子最为出名
馓子,这种因寒食节而出现的美食,时至今日仍然受到各民族人们的喜爱,并一直传承着制馓的技艺 。

馓子的家常做法和配方 炸馓子的方法

文章插图
馓子的家常做法和配方 炸馓子的方法

文章插图
馓子的家常做法和配方 炸馓子的方法

文章插图
馓子的家常做法和配方 炸馓子的方法

文章插图
散子是我们回族人的代表食品 。它不但色泽金黄,而且样子也美观!做散子的工序不算繁琐,也不简单 。调料水和面,面里放鸡蛋白糖 。面和好,揉成拳头大小的面团,抹油醒会儿 。然后从面团的中间开始用手搓 , 搓成匀称,如铅笔一样细的长长的面圈,然后在手上盘整齐,用两只筷子撑住两头,放油锅里先炸筷子的两头,然后交叉对折,炸止金黄即熟 。吃起来脆脆的,甜滋滋的香 。
至于由来 , 我却不知道 。只知道每到过重大节日时家里就会炸散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