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大赣商 江西籍商业大佬

江西在全国省份里面可以说是很没有存在感的省份之一了 , 被人戏称为“阿卡林省”(如果不知道阿卡林省什么意思,问问度娘) 。江西没有存在感的原因 , 主要有几个,第一,地处中部地区 , 从地理位置上看没有什么特色,第一眼就让人容易忽略;第二 , 经济不发达,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工业 , 江西的人力资源基本上是往外流失,打工潮开始后,就很少有青壮留在家里了,不过近些年江西因为冠绝全国的天价彩礼,也慢慢引起了一些注意,虽然这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第三,我认为是性格问题,江西是程朱理学的诞生地,独特的文化赋予了江西人中庸的特性,在人群中,江西人总是那个最不想出风头、最稳重的人,这也是常常容易让人忽视的那一个 。
但是,江西作为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自古以来也是能人辈出 , 唐宋八大家,江西独占三家,在文化界如此,在商界,江西人也毫不逊色,今天就来讲讲古代江西的“商界大佬”---称雄工商业900余年的“江右商帮” 。

江西十大赣商 江西籍商业大佬

文章插图
(十大商帮)
一 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 。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 , 江西在右” , 江右商帮 , 其实就是赣商 。居易在《琵琶行》中就写过一个琵琶女,“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女跟随丈夫外出做生意,丈夫去进货了,留下琵琶女一个人独守空房,这让白司马不禁心有戚戚焉 。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江州担任司马,唐朝时期的江州就是现在的九江地区,浮梁则在江西的东北部,今天的景德镇在在唐朝时期就隶属于浮梁,浮梁有两样盛产两样东西,一是瓷,二是茶,江西的商人采购这两样东西,销往全国 。除了瓷器和茶,粮、布、药、盐、木材等也是江西的主打产品,至今江西樟树都被称为“药都” 。
唐宋之际 , 是江右商帮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江右商帮迎来了兴盛时期 。湖北、湖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陕西、山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十多个省区,都留下了赣商的足迹 。遍布全国的“万寿宫”就是江右商帮的兴盛的特殊产物,万寿宫其实是一个祭祀的地方 , 里面供奉的是东晋东晋人许逊,许逊曾在江西任职,任职期间,为治理赣江水患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说他后来在南昌西山得到成仙,被封为“许真君”,江西人为感恩,在许逊住过的地方建起了“许仙祠”,北宋时期宋真宗题“玉隆万寿宫”,此后 , 江西商人在外地经商 , 如果发达了,总要建一座万寿宫,而万寿宫也成为江右商帮在当地的会馆 。
江西十大赣商 江西籍商业大佬

文章插图
二 江西填湖广相比大家都知道“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时期,由于战乱,四川人口锐减,十不存一 , 为了弥补四川人口,清政府号召湖广人往四川移民 。但是,其实在元末明初之际 , 就有一次大规模的“江西填湖广”移民潮 。元末明初时期,江西人口众多,但耕地不足,湖广地区地域广阔,但是人口稀少,于是,大量江西人移民到湖广 。据历史学家统计,在当时,湖南的总人口里面就有接近三成的江西移民,而在湖北的100万移民中,江西人也占了70万 。在这些外出的江西人中,商贩、手工艺者占了绝大多数 。明代文人王士性曾说过:“江(西)、浙(江)、闽(福建)三处,人稠地狭 , 总之不足以当中原之一省 。故身不有技则口不糊,足不出外则技不售 。惟江右尤甚 。......”以至于,在明清时期 , 湖广一带流传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说法 。明代各地在北京的会馆大约有41 所,其中江西有 14 所,占 34%,居各省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