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向日剧学习创作( 二 )


如何科学地向日剧学习创作

文章插图
国产青春校园剧存在着相似的问题——青春校园剧基本等同于校园恋爱剧,缺乏对除了恋爱以外的学生生活的生动呈现,如励志热血、同窗友谊、理想、教育与成长、师生情谊等的深度挖掘 。因此,一旦未成年恋爱成为禁区,校园剧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日本的青春校园题材影视剧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一题材在日本还承担着培养新生代演员的重要作用 。如《对不起,青春!》《野猪大改造》《花样少男少女》《我是大哥大》等高分日剧都以中学校园为背景,而所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都不以爱情为叙事的核心线索 。对比《花样少男少女》的日本版与韩国改编版(《偷偷爱着你》)就可以看出日剧与韩剧的明显差异,韩国版完全围绕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展开 , 而在日剧版中,男生宿舍生活、友谊与爱情三分天下,共同谱写了一段生动有趣的热血青春 。即使是像《花样男子》这样以恋爱为主线的校园剧也非常强调刻画除男女主人公之外的角色,强调书写少年少女们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共同成长的历程,最终形成一种偏群像剧的风格 。
如何科学地向日剧学习创作

文章插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不起,青春!》《三年b组金八老师》《只是先出生的我》《三年a班~现在开始大家都是人质~》等以教师为第一主人公的作品中,教育、师生关系等社会问题得到了精彩的呈现 , 塑造出了很多能与学生角色平分秋色的教师形象,极大丰富了校园故事的角色谱系 。去年的一部国产网剧《快把我哥带走》就是一部有明显日剧感、日漫感的作品,在人设、情节、叙事元素等方面都形成很大的突破性,也让这部不谈恋爱的校园剧得到了不错的口碑,但《快把我哥带走》过于日漫化的夸张人设也确实对很多观众造成了一定的接受度屏障 。日剧中的人物设定普遍有很强的漫画风格,擅长以超现实的极端的人物设定制造喜剧效果,但同时又不因此而淹没人物的复杂性与现实感 。照搬这套人物设定方式在中国大陆不可行,但仍有借鉴的空间,偶尔为人物增添一两个新奇有趣的的人物特质,会提升人物的辨识度和好感度,也能为构造叙事创造更大的空间 。
主人公:扩展主人公的年龄范围
日本有一批35-50岁之间的优秀演员,比较频繁地担任电视剧主演,比如米仓凉子、内田有纪、竹内结子、广末凉子、藤木直人、西岛俊秀、福山雅治、堺雅人等等 。这些演员大多从年轻时就进入影视行业,靠青春偶像剧积累人气,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转型,塑造了许多极富魅力的中年角色 。特别是女性演员 , 日本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不仅演技圆融成熟,而且常会有一种青年演员不具备的优雅气质,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风致的美感 。
如何科学地向日剧学习创作

文章插图
而在中国 , 这个年龄段对于演员而言却显得特别尴尬,如果不去和新生代演员竞争偶像剧主演的位置,就很可能失去主剧的机会,然后再等几年 , 开始出演老母亲与恶婆婆,成为“老艺术家” 。40-50岁的一代人,在中国新世纪以来的电视剧中(特别是本该承担这一功能的都市剧、行业剧中)几乎无从未得到精彩的正面呈现 。
日本以中年男女为主人公的出色电视剧作品证明了 , 中年人的婚姻、事业与友谊既不平淡也不无聊,也绝不止于婆媳关系中的鸡毛蒜皮,他们的故事同样可以唯美动人,可以惊心动魄,可以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 。而让各个年龄段的演员都能有戏可演,不用费心“装嫩”,各有各的美丽,这既是影视行业的良性生态 , 也能促进社会与大众审美的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