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类的生活总是在自身所创造的文化光芒照耀下前进 , 那么每个生活中的人就应该知道光芒来自何方:那就是永不凋谢、历久弥新的文化经典 。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 , 《论语》的经典地位穿越三千年的历史风烟而终未磨灭 , 甚至愈加清晰、稳固 , 今天它仍然是高扬在中华文化星空之下的一面大纛 。 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而言 , 如何阅读《论语》理应是这个时代需要回答的问题 。
《论语》如它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一样 , 表面波澜不惊、平易温和 , 然而深入钻研就会发现 , 内蕴地负海涵、深邃博大;《论语》的呈现方式也如此 , 看上去东鳞西爪、散乱随意 , 其实却也一以贯之、潜脉暗通 。 相对来说 , 内蕴的问题还好解决 , 因为毕竟几千年来《论语》注疏之作汗牛充栋 , 从具体的字词到章节的意旨都有丰富的成果 , 只要肯下功夫 , 总会有路可达;但是呈现方式造成的困难却给当代读者提出了很大挑战——因为《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 , 及弟子相与言 , 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 夫子既卒 ,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 故谓之‘论语’” , 《论语》大部分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 也有其弟子之间的对话 , 由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下来 。 由成书的方式可知 , 其“辑而论纂”或许只是依各家记载大体组织 , 其间并无一个可以顺藤摸瓜的逻辑结构 , 这对于记忆和理解都非常不利 。 大多数人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向古人求索、与生活印证、于内心涵咏 ,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框架 , 把《论语》的“碎金”重新熔铸成一个较易把握的整体 , 让所有对《论语》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找到打开《论语》之门的钥匙 。
这个问题不只是我希望在教学时为学生解答的疑惑 , 其实也是我自己的疑惑 。 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背诵《论语》 , 背完过不了多久就开始遗忘和混淆 。 之所以如此 , 就是因为这四百八十余章内容互相之间没有严密的关系 , 学习者容易顾此失彼 。 这种顾此失彼其实还只是浅层原因 , 更重要的是 , 《论语》的许多表述只是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或地点作出的 , 只是针对特定的弟子或事件 , 并不能据此推衍——若仅据此切入 , 便会失于偏颇 。 更妥当的方式是把《论语》的大量相关论述视为一体 , 互相补充、限制、修正、润色 , 这样才能在更宏大、更深刻的层次理解《论语》 。
2010年我曾出版过一本叫《论语全解》的小书 , 第一次尝试把自己阅读《论语》的体会整理出来;后来 , 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化史》等课程上 , 逐渐落实对于《论语》框架的思考;如今 , 我把讲座的录音稿交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以《读懂〈论语〉的六堂课》为名出版 , 希望能为《论语》的学习贡献一点力量 。
古人有以人或物比喻抽象理论体系的传统 , 比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必以情志为神明 , 事义为骨髓 , 辞采为肌肤 , 宫商为声气” , 颜之推《颜氏家训》中说“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 , 气调为筋骨 , 事义为皮肤 , 华丽为冠冕” , 这是以人体作为逻辑体系的喻体;再如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 ,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 这是以树作为喻体 。 这一传统很好地将不易理解的抽象体系用人或物本身的体系来统一 , 从而为抽象体系建构易于掌握与理解的逻辑层次 。 借鉴这一思路 , 我把《论语》的理论框架比作一棵树 , 从而把《论语》一书中四百八十余章零散的内容条分缕析地归纳在不同的逻辑框架之下 , 在每一个大的框架之下再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分列小的层次 。
- 柳树|想要拥有小蛮腰?其实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 |邢志强散文l春树
- |孔子弟子中的天选之子
- |玉树市与密云区携手举办云读书活动打卡世界读书日
- |昌邑:玉树繁花满枝头 堆琼砌玉木绣球
- 香都|【老徐鉴茶】第513期:2022易武莽枝中树茶生长环境好!茶汤细腻、喉韵深!
- 吴城遗址|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遗址是什么?
- 意义|读书之美丨梁晓声:不同书籍,像一树一树的花开
- 来源|读书之美丨梁晓声:不同书籍,像一树一树的花开
- 先人|读书之美丨梁晓声:不同书籍,像一树一树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