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读书,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在湖北湖南交界的村落 , 我的阅读一如长江中游梅雨季节的阳光 , 稀薄而珍贵 。 在我生长的村落 , 读书并不是人生的必经之途 。 在村小课堂嘹亮地叫喊完课本里的诗文 , 少数人进入祖辈农耕生活的轮回;更多人则离开故土 , 去沿海地带谋生 。 小学毕业30多人 , 上初中5人 。 他们中绝大多数进入各种工厂 , 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员 , 伴随着他们春节时返乡过年 , “读书无用论”继续在农村广泛传播 。
然而 , 总有一些人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 比如我的父亲 。 他固执地信奉“万般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的说法 , 只有初中水平的他喜欢让我朗读课文 , 请村里会书法的老者给我开笔临书 , 这些偶一为之的稀缺行为成为我少年时代精神成长的重要节点 。
在历史人物风骨里识天地之大
当时书籍毕竟是稀缺品 , 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是一本“掐头去尾”的《三国演义》 。 夏日午后 , 阳光焦灼地烤着红色土地 , 热气蒸腾 , 窗外草丛茂盛 , 蜻蜓的飞翔、知了的鸣叫 , 把世界点缀得生机勃勃 。 然而 , 这一切于我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 蒋干中计、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连营……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紧紧抓住了我 , 让我能够把心灵展开 , 穿越时空 , 想象自己成为历史的一员 , 在故乡的小河边列阵排兵 , 指点江山 。
最初的阅读经验会对之后的阅读兴味产生莫大的影响 。 《隋唐演义》《说岳全传》《杨家将》《薛仁贵征东》等散落在村里老者手中的历史演义类小说 , 让我对历史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后来 , 大学时代在北京师范大学听韩兆琦先生的《史记》讲座 , 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其十卷本的《史记笺证》中 , 在司马迁疏荡雄奇的文风中感受三千年岁月的厚重和绵延 。
阅读《汉书》 , 则是另一种著史风格 , 文字质朴沉静 , 别有风味 。 钱穆在《国史大纲》引论中说:“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 , 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 。 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 , 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 。 ”由此 , 在文学阅读之外 , 我开始阅读许倬云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万古江河》、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夏坚勇的《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张宏杰的《饥饿的盛世》《倒退的帝国》、马勇的“晚清四书” 。 我尤其对梁启超、谭嗣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夏晓虹的《阅读梁启超》、解玺璋的《梁启超传》等 , 写作者莫不怀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 让读者在深切感受历史兴亡变化的同时 , 不由对风云激荡时刻杰出人物的德与行击节赞赏 , 而杰出人物胸中激荡的家国情怀总让人热血沸腾 , 而这可能就是中华绵延、斯文不坠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
“午饭铃声刚刚响过 , 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 , 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 。 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 , 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 , 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 。 偌大一个院子 , 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 。 ”这是《平凡的世界》的开篇 。
这些生活场景几乎与我的现实生活重叠 , 当书中的场景与真实的生活发生了紧密的关联 , 阅读就充满了好奇和乐趣 , 急切想知道孙少平的人生将会如何?于是 , 阅读成了一段探案破案的旅程 , 紧张、愉悦 。
《平凡的世界》激励了许多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 , 要像孙少平一样自强不息 , 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农门 。 但《平凡的世界》给予我的不仅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 还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 看到了读书的价值 , 感受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 孙少平从书中得知在遥远的苏联有保尔、有冬妮娅 , 有火车;他知道在双水村之外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 世界如此之大 , 应该去看看 。 读书并不是无用的 。 除却精神的富足 , 读书 , 才可能走出去 , 与更大的世界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