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泉州“狮”话|泉州福狮:从形象元素到文化标识

泉州“狮”话
泉州|泉州“狮”话|泉州福狮:从形象元素到文化标识
本文图片

狮子 , 这只最早来自西域的“瑞兽” , 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 , 穿越迢迢沙漠 , 于汉代以“贡狮”的形式传入中国 , 被视为祥瑞的象征 。 其地位如同今日我国之大熊猫 , 成为中外友好使者的象征 。 千百年来 , 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糅合 , “福狮”文化形成了融贯中西的个性特征 , 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
泉州|泉州“狮”话|泉州福狮:从形象元素到文化标识
本文图片

开元寺对狮
狮子在我国的文化古籍中被称为“辟邪”“狻猊” , 其音译自古代印度梵文 , 历代以来 , 在不同典籍中又有天禄、天鹿、符拔、麒麟、狮子等称呼 , 无一例外地成为迎福纳祥的图腾形象 。 东汉建和元年(147年) , 山东嘉祥武氏祠将狮子打造为石雕造型置放 , 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石雕狮子 。 河南偃师商城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绿松石微雕狮 , 乃商代前期奴隶主贵族玩物 , 高0.5厘米 , 其造型肉眼不易辨认 , 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出是一只雕刻精细的雄狮 , 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先生认为 , 此文物出土的相关考证若确切无误 , 当改写石狮传入我国的历史 。
可以肯定的是 , 自汉代以来 , 伴随着古代中国与西亚、印度等地之间的友好交往 , 西域友邻不断把狮子作为祥瑞之物送至中国 , 石狮造型开始在我国蔓延开来 , 上至皇权处所 , 下至百姓民间 , 造型各异的石狮被视为祥瑞的象征 , 镇守一方 , 福泽百里 , 意趣万千 。
福建
中外狮文化交流“中转站”
海上丝绸之路是海外“贡狮”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通道 。 明清时期 , 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等地均有从海路“贡狮”的历史记录 。
康熙十七年(1678年) , 葡萄牙使臣本笃向清王朝进贡了两只非洲狮 , 康熙龙颜大悦 , 让翰林院写诗助兴 。 其中一首是富鸿基写的 , 这位曾经当过礼部侍郎(位同外交部副部长)的泉州人 , 留下了“重译梯航神兽通 , 遐荒殊域喜来同”的佳句 , 流传至今 。 后来他将该诗寄给他的好友晋江陈埭籍诗人丁炜 , 丁诗人亦以狮为题作一首 , 后收入在其作品《问山文集》中 。
泉州|泉州“狮”话|泉州福狮:从形象元素到文化标识
本文图片

清康熙年间德化窑白釉雕像 , 为三名欧洲人、一只大狮和三只幼狮 。 1702年 , 东印度商船达什伍德号从厦门抵达英国 , 船上的货品记录可与此类器物相对应 , 名为“人骑狮” 。
福建拥有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优良的对外交通港口 , 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历史进程中 , 具有独特的地位 。 尤其是宋元以来 , 在梯航万国东西往来中“见多识广”“耳濡目染”之下 , 自然而然地 , 福建便成为中外狮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
泉州|泉州“狮”话|泉州福狮:从形象元素到文化标识
本文图片

源和1916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内的小石狮
后来 , 狮子形象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 逐步汉化 。 譬如原本张牙舞爪的波斯狮子变得和气安详 , “吐赤白舌”的印度狮子也缩回了舌头更加招人待见 。 狮文化传至福建之前 , 已历经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的浸染 , 来此之后与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交相辉映 , 融入绣球、如意、铃铛、葫芦、铜钱、祥云等传统吉祥符号 , 被赋予万事如意、富贵平安、招财进宝、福禄齐全等祈福的文化意涵 。 从此 , 异域的“瑞狮”逐步演化成能够驱邪纳福、守护一方的“福狮” , 成为重大节庆活动和民俗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