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你要知道的一位中国画家 崔如琢评传》( 三 )


古代妇女一般在幼儿时期开始裹脚 , 有全裹、半裹两种 。 清朝除了满族女子被禁止裹脚外 , 其他民族妇女皆视此为本分 , 到20世纪末 , 城镇、乡村里还能见到三寸金莲的女性老人 。 康有为、梁启超曾经为此呐喊过 , 但当时 , 社会上对妇女裹脚这件事并不在意 。 崔夫人生于1868年 , 按理说 , 四五岁时应该裹脚 , 但她的家长并没有这样做 , 只能这么说 , 其家庭接触海外舶来的信息较广 , 思想较一般家庭开化一些 。 有可能 , 她的父亲常游走于开放口岸等中西商业贸易较为发达的地方 , 换句话说 , 其父亲不是商人也是有一定权力的人 。
晚清读书妇女十分稀少 , 仅限于民族资本家、高官、知识分子等权贵家庭的孩子 , 普通人条件有限 , 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 尤其在1875年前后崔夫人读私塾时 , 土地、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稳定的头等民生大事 。 一切内乱皆生于此 , 读书对老百姓来说 , 遥远而不切合实际 。
金表俗称怀表 , 民间尚有留存 , 拍卖行常见 , 目前的市场价格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不等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大户人家佩戴金表 , 是对身份的认可与象征 。 像崔夫人这样的贵族妇女 , 其佩戴的金表一般外壳镶嵌钻石 , 并有掐丝珐琅彩绘图案 , 表盘是白珐琅 , 有三根滴滴答答的走针 。 这是西方国家专门为中国高端客户量身定制的外贸OO品 。 由此可见 , 崔夫人出身不凡 , 非富即贵 。 不裹脚 , 读过书 , 戴金表 , 这三项就已经透露了她的成长环境十分优越 。
P1-4
作者简介:
王旭 , 1980年生 , 字九日 , 号猎墨斋主人、猎墨人 , 宁夏人 , 现居北京 , 师从国画大师崔如琢先生 , 曾在恩师崔如琢先生的苦心栽培下闭关研修传统文化14年 。 OO青年学者、美术理论家、书画家 , 兼善中国哲学思想史及书画文玩鉴赏 , 是改革开放后研习传统文化闭关时间O久的学者 。 著有《论古今之变与崔如琢绘画研究》(四川美术出版社)等 。 现为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学者 。
目录:
第一章家庭背景及百年学术思想变迁
第一节从崔如琢的祖父、父亲处探究当时的社会心理
第二节名字的由来及学术考证
第二章启蒙及师承关系
第一 节秦仲文对崔如琢的影响
第二节李苦禅对崔如琢的影响
第三章美国十年
第一节出国留洋与短时间内站稳脚跟的因素
第二节80年代初期崔如琢的现代性与艺术市场
第三节刘海粟如何评价崔如琢
第四节李可染如何评价崔如琢
第五节大陆画家在台展览人
第四章封笔十年历程
第一节闭关时国内、国际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90年代的闭关生活
第三节崔如琢的藏品《石涛大士百页罗汉图册》
第五章回国十年的艺术经历
第一节开笔初期的艺术思想、艺术特点
第二节积彩荷花代表作品《和平颂》
第三节南京书画界关于崔如琢山水画与花鸟画的伯仲问题讨论
第四节2000-2005年 , 在国内拍卖市场的成就
第五节国学界二老激赏崔如琢的意义
第六节“静清苑”与崔如琢的人文情怀、文化信守
第七节艺术思想“四主人”内涵
第六章21世纪前十年 , 四季山水作品艺术特点
第一节雪景寒林及《千山飞雪图》等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四季山水图卷》的艺术特点
第七章贺友直评崔如琢艺术为“珠穆朗玛高峰”
第一节“珠穆朗玛高峰”之说的出处
第二节崔如琢艺术是不是“珠穆朗玛高峰”
第八章积墨花鸟画代表作《荷风盛世》《盛世荷风》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