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寺文殊菩萨、顺木天、鱼跃鸢飞、舍卫城......今天 , 圆明园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发布会 , 现场发布了365张圆明园昔日的老照片 , 大多数照片为首次向公众展示 。 与乾隆帝有着丝丝缕缕关系的正觉寺文殊菩萨长什么样?一张拍摄于1920年代的正觉寺文殊亭内文殊菩萨全身照首次公布 , 它对研究、复原正觉寺文殊亭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 仅存于地图中的圆明园顺木天是否存在一直为专家学者所争论 , 一张老照片证实了它的前身 , 并让人们诧异 , 它的外形竟和如今颐和园廓如亭非常相似……
本文图片
图说:观众参观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潘子璇 摄
采访人员今天来到圆明园正觉寺 , 顺着古色古香的漆红台阶走进“最上楼”的第二层 , 伴随着古老木质结构的吱呀声 , 在昏黄的灯光下 , 一幅幅黑白照片映入眼帘 。 这些照片中 , “年龄”最大的诞生于1873年 。 365张照片横跨了80年 , 还原了160年间圆明园走过的沧桑道路 。 它们仿佛打开了一段已经泛黄的历史记忆 , 令人不知不觉梦回昔日的“夏宫” 。
梦回160年前的“夏宫”
圆明园曾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 , 此后的圆明园渐渐地变为一片废墟 , 失去了昔日之辉煌 。 160年间 , 圆明园经历了从万园之园到遗址再到废墟 , 从皇家园林到老百姓居住的村落再到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在这些变化之前并没有很多文字记载 。
【老照片|何以从万园之园到废墟?365张老照片揭开圆明园这160年间的故事】据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介绍 , 幸运的是 , 在圆明园罹难后的一百年间 , 不少摄影师携带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照相设备对遗址进行拍摄 , 包括中国香港摄影师赖阿芳、德国摄影师奥尔末、法国人谢满禄、瑞典人喜仁龙 , 这些早期影像也成为圆明园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
本文图片
图说:观众翻阅老照片图册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潘子璇 摄
在“最上楼”入口最醒目的位置 , 一张大幅文殊菩萨全身像尤为震撼 。 这张照片是100年前在正觉寺所拍 , 如今又再度回到了正觉寺 。 当年 , 乾隆皇帝因文治武功卓著 , 常常被外藩王和外国使臣尊奉为文殊菩萨 , 乾隆本人也对文殊道场尊崇有加 , 故在圆明园正觉寺建了一座文殊亭并供奉文殊菩萨 , 1860年后文殊菩萨像被毁 , 没有留下图像资料 , 它的形象在后世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
采访人员看到 , 这张老照片上 , 文殊菩萨骑着青狮像 , 总高三丈 , 左右站立两个小童 , 左为狮奴 , 右为韦陀 , 皆高八尺 。 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质包金 , 狮与两个小童均为五彩拨金 , 底座是汉白玉石台 。 “这张照片为仅存的四张正觉寺山门以内的照片之一 , 可验证史料记载准确无误 , 也弥补了学术的空白 , 对研究、复原正觉寺文殊亭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 ” 李向阳说 。
本文图片
图说:正觉寺门口 , 巨幅正觉寺文殊菩萨全身像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潘子璇 摄
文殊菩萨全身像出自法国摄影师谢满禄之手 。 是目前已知拍摄过圆明园木构建筑在1900年被彻底破坏前遗存最多的一位摄影师 。 发布会还首次公布了谢满禄在1882年前后拍摄的圆明园木构建筑未被彻底摧毁前的照片 , 其中包括圆明园顺木天、北远山村、鱼跃鸢飞、舍卫城、濂溪乐处、汇芳书院(断桥残雪石桥)、鸿慈永祜、魁星楼 , 长春园宫门、海岳开襟、法慧寺多宝琉璃塔等建筑群 。 这些老照片清楚地呈现了这些建筑都还未被彻底破坏之前的状况 , 打破了以往圆明园的中式建筑仅停留在文献记载或是画作中的呈现方式 , 让人可以一睹皇家园林曾有的辉煌气派 。
- 古代|如果穿越回古代,你能从事什么职业?
- |二月兰盛开,北大坠入紫色花海
- |从《人世间》说起——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回顾
- |从刚进贾府时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骄纵无礼,林黛玉经历了什么
- 丛菊|从杜甫诗看七律句式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演了7000多场的《云南映象》停演!杨丽萍宣布:解散团队
- 绳子|“从天而降”的信
- 齐白石|从画卖不出去到9.3亿天价,齐白石是如何发家的
- |雅昌指数丨成交额从十万飙升到上亿,奈良美智作品拍卖数据全解析
- 泉州|泉州“狮”话|泉州福狮:从形象元素到文化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