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成语故事的来历 肝胆相照的历史典故

中医和西医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 。两者之间虽然有些术语相同,那只是在翻译西医名词的时候,采用了中医的术语而已 。
现代的西医是从解剖学发展来的 , 所以西医把人类的脏腑分得很细 。对于看不到或检测不到的东西,西医就一概不予承认 。
由于中医和西医采用的体系不一样,所以在解剖学上也是无法一一对应的 。

肝胆相照成语故事的来历 肝胆相照的历史典故

文章插图
比如西医里面的胰脏,中医的五脏六腑就没有这个器官 。中医里面的经常提到的三焦,到现在也不知道应该对应西医里面的什么 。
中医对人体也有着非常详细的解剖学认识 。想一想凌迟的时候能够避开血管 , 最多的时候三千多刀人才死掉,如果没有详尽的解剖学知识能做到吗?
【肝胆相照成语故事的来历 肝胆相照的历史典故】西医的解剖学把人体组织分类得是细之又细 。中医则是把几个重要的器官分为五脏六腑,因为按照中医理论实在是没有必要分得那么细致 。
肝胆相照成语故事的来历 肝胆相照的历史典故

文章插图
为什么中医没有采用解剖学这种体系?因为中医面对的是活人,所以采用了活人才具有的经络系统 。
正是在这套经络系统的指导下,脏腑之间才会出现这样的联系 。
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 , 肺与大肠相表里 , 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
按照西医的认识完全理解不了 。肾与膀胱、脾与胃、肝与胆,马马虎虎还能凑乎着理解 。那心与小肠、肺与大肠都有什么联系?这个三焦到底是啥玩意儿呀?
肝胆相照成语故事的来历 肝胆相照的历史典故

文章插图
所以中医所说的肝,不是西医里的肝;中医所说的胆 , 也不是西医里胆 。
那为什么会出现“肝胆相照”这个词儿呢?因为在中医里面,肝和胆都是跟情志有关的器官 。
一个人特别容易发怒,人们一般就会说他肝火太旺 。一个人做事有没有魄力 , 主要取决于他的胆气旺不旺 。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肝主谋略,胆主决断 。这两项都是做大事必须要具备的 。
肝胆相照成语故事的来历 肝胆相照的历史典故

文章插图
所以两个人惺惺相惜的时候,就会说他们“肝胆相照” 。
“肝胆相照”里的肝和胆,不是指一个人里面的肝胆相连,而是指一个人是肝一个人是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