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楷书”?( 二 )


本文图片

东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 首都博物馆藏 。
《爨宝子碑》 , 亦楷亦隶
晋代是隶书向楷书的转换期 , 新旧杂糅 , 楷隶相参:有的以隶为体 , 参以楷法 , 隶多于楷;有的以楷为体 , 留有隶意 , 楷多于隶;有的则楷隶参半 , 亦楷亦隶 , 如被誉为“南碑瑰宝”的《爨宝子碑》 。
|为什么是“楷书”?
本文图片

《爨宝子碑》拓本 。 原石现存云南曲靖 。
《爨宝子碑》刻于东晋大亨四年(405年 , 实为义熙元年) , 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爨氏仿效汉制而立 。 字体介于隶、楷之间 , 一些横画仍保留着隶书的波挑 , 但结体方整又近乎楷书 , 康有为评曰“端朴若古佛之容” 。 其立碑时间距王羲之辞世仅数十年 , 却与王羲之清雅俊逸的书风大异其趣 。
03
魏楷|朴茂 , 雄强 , 俊迈
楷书在南北朝取代隶书成为正体 。 因南北分裂 , 书法亦分南北两派 。 北派书法 , 犹带汉隶遗型 , 笔法古拙劲正 , 书风质朴雄强 , 长于碑版;南派书法 , 为“二王”一脉 , 多疏放妍妙 , 秀美典雅 , 长于尺牍;据不完全统计 , 北碑有数千种之多 , 著名的如《龙门二十品》《张玄墓志》《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等 。 南朝禁碑 , 存世碑刻仅有《爨龙颜碑》《瘗鹤铭》等数十种 。 南北朝碑版既以魏为主 , 故统称为“魏碑” 。
张玄墓志 , 温润神韵
《张玄墓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 。 墓主张玄 , 字黑(hè)女(rǔ) , 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讳 , 改称《张黑女墓志》 。 结体扁方 , 多参隶意 。 既有北碑俊迈之气 , 又含南帖温润之美;既承北魏神韵 , 又开唐楷法则 , 兼具众美 , 堪称魏碑中的极品 。 遗憾的是 , 此志原石早已不知去向 , 现存旧拓本为海内孤本 。 《张玄墓志》距今近1500年 , 可它的遗脉就在您的囊中夹内 。 大家熟悉的第二套至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公式” , 就属于“张黑女体” 。 这6字为马文蔚先生于1950年题写 , 为汉隶和魏碑的变体 。 比对一下墓志中的“行”字 , 是不是形神逼肖?
|为什么是“楷书”?
本文图片

北魏《张玄墓志》拓本 。 上海博物馆藏 。
张猛龙碑 , 隋楷先驱
《张猛龙碑》号称“魏碑第一” , 明代金石学家赵崡评曰:“正书虬健 , 已开欧、虞之门户 。 ”其用笔完全摆脱了隶书痕迹 , 开隋唐楷书之先河 。
|为什么是“楷书”?
本文图片

北魏《张猛龙碑》拓本 。 原石现存山东曲阜 。
04
唐楷|盛世气度 , 正大气象
隋朝统一中国后 , 楷书南北混一 , 既吸收南方清劲秀逸之书风 , 又融进北方朴茂雄浑之气象 , 《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以及智永《千字文》已十分接近唐人楷书 。 另外 , 传为智永的 “永字八法”和智果的《心成颂》 , 为楷书用笔理论和结构理论建立了法则 。
混一南北 , 唐楷先声
《董美人墓志》清嘉庆年间出土 , 原石1853年毁于兵燹 。 董美人为隋文帝四子蜀王杨秀的爱妃 , 病逝时年方19岁 。 杨秀对其感情颇深 , 故撰文哀悼 , 刻为墓志随葬 。 细观此志 , 笔意精到细腻 , 点画清劲挺秀 , 堪称隋志小楷之冠 。 从字体面貌看 , 楷法纯一 , 隶意脱尽 , 已与晋人小楷、北朝墓志迥别 。 由于隋朝国祚短暂 , 楷书规范化不可能在30余年间完成 , 这一任务便历史地落到了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