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磨难终见金

|历经磨难终见金
本文图片

编者按:
这是一组关于长篇小说《瓦厂地》出版的故事 , 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 。
《纯正乡土味》是我省著名作家梁瑞郴于20年前为《瓦厂地》写的序 , “纯正乡土味”也是对《瓦厂地》内容风格的精准概括 。 《后记》是作者廖天锡于该书终于出版后的自述 。 《历经磨难终见金》是梁瑞郴老师今年4月得知这其中缘由后的真实感慨 。
其间 , 作者廖天锡又先后出版了《淘金人》《非常商道》和《江南铸都》三个长篇 , 但念念不忘的还是《瓦厂地》 , “我觉得只有《瓦厂地》是从我骨子里长出来的” 。 因格外钟情 , 廖天锡又将它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剧本 , 2021年参加中国优秀剧本扶持中心和北京影视艺术学会组织的“剧本征集推优活动” , 且有幸入围 。
已年届七旬的廖天锡说 , 他深知从剧本到荧屏有一段遥远的路程 , 一个基层编剧能不能进入影视圈 , 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 但还是坚持往前走 。 正如农民种田 , 明知不是每滴汗水都有收成 , 还是乐意不停地劳作 。
我们选择将这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编发 , 希望读者能从中看到基层作者的坚守与不易 , 也看到知名作家、编辑与基层作者的互动和情谊 。 或许这也是一段文坛佳话 。
梁瑞郴
【|历经磨难终见金】《瓦厂地》是一部命运多舛的长篇小说 , 书出自一位最基层的作者之手 。 作品成稿后到现今 , 历经20年 , 劫波之后 , 终成正果 。 我在欢喜之余 , 翻检自己20年前给本书写的一些文字 , 满心悲欣交集捧读作者廖天锡的肺腑之言 , 感慨万千 。 我愿意把这些文字公之于众 , 以告知业内朋友 , 底层作者码字成书 , 何其艰难?《瓦厂地》的作者又何其坚韧?我坚信民谚:是金子总会发光!
这本书的价值何在?不能以我孤言定论!但他是真真切切从生活的泥土中滚出来的 , 那些切肤之痛 , 切肤之苦 , 切肤之喜 , 是可触摸 , 可品尝 , 可感观的 。 至于作者的艺术感觉 , 我以为至少在油腻机巧的艺术氛围中 , 吹来了一股不同的清风 。
纯正乡土味(序)
梁瑞郴
《瓦厂地》是廖天锡的第一个长篇 。
我与天锡是同乡 , 认识很晚 。 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双胞胎弟弟》出版后赠我一册 。 读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这种很深的印象根源于我们同为一块故土滋养 。 他的小说语言的那种亲和力 , 对于我 , 自然有很强烈的共鸣 。
天锡年长于我 , 一生未踏出故土一步 。 在近20年民办教师生涯中 , 还干过很多其他营生 , 多为生计所迫 。 他身处困境 , 却拼命自学且钟情文学 , 为此常遭非议 。 好在天锡生性乐观豁达 , 不为人言左右 , 虽做着教师的工作 , 却始终不脱农夫的气质 , 拿粉笔、扛锄头、做手艺 , 样样在行 。 几十年混迹于乡野农夫之间 , 自然对乡村十分了解 , 尤其是故乡永兴的风土人情、俚语俗谚 , 更是烂熟于心 。 我以为《双胞胎弟弟》和《瓦厂地》当是厚积薄发之作 。
最近几年 , 我故乡的父母官对文学人才有难得的重视 , 天锡竟然从教师的岗位抽出来 , 安排在县文联专门创作 , 令我惊喜且感动 。 一个偏远的县份 , 能有一位专事创作的“专业作家” , 在全国也为数不多 。 这福音对我来说 , 有如听得天籁之音一般 。 天锡终于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创作 。
《瓦厂地》就是在政府的关怀下催生出来的 。
这个长篇是植根于生活所结出的果实 。 故事所发生的葫芦塆 , 大抵就是天锡曾经生活过多年的山村 。 围绕着瓦厂地的争夺 , 几个家庭 , 数十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凸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的一言一行 , 一举手 , 一投足 , 活脱脱就是泥土中走出来的人物 。 作品并非大冲突、大矛盾、大转折、大起伏 , 但杯水风波中折射出社会世相 , 俗务琐事中窥视出人情世故;尤其是传统礼教对这个山村的束缚 , 时代给这个山村的开化 , 以及间或的觉醒和愚昧的生活方式等等 , 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啼笑皆非的故事 , 构成一幅20世纪80年代南方闭塞山村的真实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