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教是民间一种俗称,实际上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天师道,创立者就是道教重要的祖师张道陵 。从他的家乡北方徐州地区辗转来到西蜀成都附近的山区形成 , 一是正如前辈学说所说 , 古代先秦道教原始形态的方术一般源自滨海地区,二是在历史进程中与落后地方的巫鬼信仰容易重叠,恰恰道教正是把两者结合而成,在西蜀这种比较偏远的地方正式形成,为早期天师道一种重要形式 , 发展壮大 。当时为了推广这种早期道教,发展信徒,一般人只需要交五斗米就可以参加,所以才俗称五斗米教,实际就是天师道,一直把天师信仰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
张道陵的子孙张鲁成为汉末三国时期巴蜀汉中一带的重要割据势力 , 已经将这一道教发展到汉中地区,后来张鲁被曹操打败,张鲁一些后人进入北方许昌、邺城,洛阳 , 开始在北方传播 。到北魏时期,在嵩山修道的寇谦之就是重要的天师,道武帝、太武帝都是天师道信奉者,后来北魏才开始崇佛 , 修建石窟 。
南方在东吴时期就已经有天师道传播,这就是葛玄一家 。后来到东晋为葛洪,只不过葛洪离开家乡,到处云游,最后到了广东罗浮山,成为南派重要的宗师 。
【领导五斗米道起义的是 东晋五斗米教起义】在北方经历八王之乱期间,有许多关中秦陇流民南下入蜀,与当时蜀中重要的天师道领袖范长生合伙,流民领袖李特、李流、李雄父子叔侄一家是氐羌,后来也信奉天师道,尊范长生为师长,建立了成汉 。成汉一直维持到被桓温消灭 。
南方东晋地区也有大量天师道信奉者 , 比如著名的王谢大族基本全是信徒,后期还有孙恩卢循这种打着天师道旗号的大动荡 。南朝时期对天师道开始发展重要改革,这就是以齐梁时代大宗师陶弘景一支为主,他是梁武帝萧衍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为梁武帝建立制度出了不少主意,也为梁武帝休养生息 , 起到很大作用 。只不过梁武帝萧衍都知道后来也改变崇佛,成了非常痴迷的佛教信徒,完全改变了年轻时崇道的样子 。
天师道发展到南北朝,随着佛教日渐兴盛,佛道之争成为朝野一个重要现象,道教随着不断发展成熟,清净无为和个人修炼的特色逐渐淡化了参与朝廷事务的感觉 , 所以没有像佛教佛寺那种变得奢侈和收容大量民众 , 北方有太武帝消灭崔浩一家的大事件,背后有崔浩与寇谦之一脉打击道教信仰的关系 。到最后北周武帝几次展开佛道辩论,尽管表面北周武帝崇道毁佛,但时间并不长,很快隋朝建立,还是以大量崇佛为主 , 尽管隋文帝杨坚也有信道的举动 。
南方则有梁武帝改宗 , 最后隋朝杨广主持灭陈时,还拜天台宗智顗大师为师父,更加推崇佛教的兴盛 。
唐代以后的天师道已经成为正式的道教,不再是早期五斗米那种形态,有许多重要的人物,但往往与朝廷事务没什么关系 。宋代以后又是一种新道教兴盛的阶段,反而再次与朝廷联系密切 , 比如北方金朝的全真道 , 金朝时期以王处一为典型,蒙古时期以丘处机为典型,都走上层路线 。但由于蒙古上层还有对早期番僧佛教的推崇,忽必烈时期又有两次佛道争辩 , 全真道号称人才鼎盛居然失败 , 渐渐失去机会,当然在民间并没有降温 。南方唐末到宋朝一直是以符咒盛行的灵宝派道教,从五代金陵谭紫霄开始,就在杨吴南唐吴越闽等地风靡 , 宋代本身道教就很流行,几乎不亚于唐朝,只不过本来参与朝廷不算深,只是到后期宋徽宗时代才有林灵素这种,最后还发生欺骗皇帝能请六甲神兵抵抗金兵的笑话 。
- 领导赶你走的手段 他真的是在为难你
- 领导想辞退你的前兆 他的小手段有很多
- 华为公司任正非简介 关于外行领导内行你怎么看
- 真正想锻炼你的领导会有这些表现 他才不会打压你
- 怎么让领导不敢欺负你 不要一味的忍受
- 领导暗示你离职的举动 他表现的已经很明显了
- 领导重点培养你的表现 他会给你安排很多工作
- 领导准备给你升职的表现 懂得这些信号很重要
- 领导准备晋升你的表现 升职加薪离你不远了
- 和领导吵架该不该辞职 千万不要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