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 ,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 。
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 , 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 。
《南乡子·送述古》
原文“回首乱山横 , 不见居人只见城 。
谁似临平山上塔 , 亭亭 , 迎客西来送客行 。
归路晚风清 , 一枕初寒梦不成 。
今夜残灯斜照处 , 荧荧 , 秋雨晴时泪不晴 。 ”
述古:陈襄字 , 苏轼好友 , 福建闽侯人 。 苏轼赴杭州通判任的第二年 , 即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 , 陈襄接替前任杭州太守沈立之职 , 熙宁七年(1074) , 瓜代期满 , 陈襄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 , 苏轼作此词送别 。
不见居人只见城:取自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中的“驱马觉渐远 , 回头长路尘 。 高城已不见 , 况复城中人” , 谓城、人皆不可见 。 此谓见城不见人(指述古) , 稍作变化 。
临平山:在杭州东北 。 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 , 尚记居人挽去舟 。 一别临平山上塔 , 五年云梦泽南州” , 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
亭亭:直立的样子 。
【|解读|东坡词 “南乡子·送述古”】归路:回家的路上 。
荧荧:既指“残灯斜照” , 又指泪光 , 比喻贴切新颖 。 这里指残灯照射泪珠的闪光 。
译“回头看横亘的远山 , 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 , 只隐隐看见一座城 。
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 , 亭亭伫立 , 迎送往来的客人 。
回家的路上 , 晚风凄清 , 枕上初寒 , 难以入眠 。
今夜残灯斜照 , 微光闪烁 , 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 ”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 , 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
“回首乱山横 , 不见居人只见城 。 ”这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之后 , 内心无限惘怅 , 开首起笔 , 即点明送别之意 。
面对着当时当地送别的标志——临平塔 , 苏轼忽作奇想:“谁似临平山上塔 , 亭亭 , 迎客西来送客行 。 ”
词人倒羡慕起临平塔来了:他把临平塔拟人化 , 塔竟然可以亭亭耸立 , 居高俯瞰 , 既可“迎客” , 又可“送客” 。
这一比拟 , 更增强了诗人对故友的惜别之情 。 这是上阕 。 写归舟中回首告别之地 , 抒发对故人的依恋之情 。
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 , 不仅使人感到亲切 , 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 。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 。
“归路晚风清 , 一枕初寒梦不成 。 ”“归路”即送别友人回归寓所之路;“晚风”点明时令的特点;“清” , 即冷冷清清 。
晚风凄清 , 枕上初寒 , 残灯斜照 , 微光闪烁 , 这些意象的组接 , 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 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 。
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 , 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 , 比喻贴切而新颖 , 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 , 读来叩人心扉 , 令人叹婉不已 。
这一警句 , 是为全词的点睛之笔 , 值得反复玩味 。
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 , 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 , 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 。
这种手法 , 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 。
其次是衬托 , 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 , 亭亭 , 送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 , “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 。
本首词主要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
- |最新!《海南的苏东坡和苏东坡的海南》第四十二期来了
- |精选诗词|何必桃源寻梦境,人间无处不丹丘
- 新荷|诗词丨最美夏日:绿茵遍野丛蝶忙,新荷深处有清香
- 美学云课堂|美学云课堂|@居家的你 “九万里风鹏正举”,从诗词中汲取正能量
- |辛弃疾的一首送别词,集豪放感伤为一体,入选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 |婉约词人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有着怎样的辨识度?
- |解读|东坡词 “醉落魄·离京口作”
- |精选诗词|??人谋万里今推慕,绮态岚飞共拍天
- 薪水|轮到你敬酒时,别傻坐着,用好3句万能敬酒词,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 陆地|立意高远的新边塞诗——陆地“大美中国行阿拉尔十章”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