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天一阁:与其防火,不如防盗

天一阁|天一阁:与其防火,不如防盗
本文图片

文/景志祥

公元1673年 , 即康熙十二年 , 一向对外对内都绝对不开放的天一阁 , 破天荒地对大学问家黄宗羲开放了 , 黄宗羲也不会想到一百多年来 , 这座占地2.6万平方米 , 藏书达到5000余部 70000多卷的第一次迎接了他这个外族人 。
上楼的第一天 , 黄宗羲穿着粗布长衫 , 寻常棉鞋 , 任由范家子弟带着一层一层的上 , 一层一层看 , 看了多少天历史没说 , 我们也不得而知 , 唯一知道的是黄宗羲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 , 并把其中流通未广的书籍编纂成书目留下了一本《天一阁藏书记》 , 并且为天一阁作了一篇《藏书记》 , 其开篇曰: “读书难 , 藏书尤难 , 藏之久而不散 , 则难之难矣 。 ”私人藏书 , 无论收藏如何之富 , 管理如何之严 ,“久”则有之 ,“不散”则难 。 ……
但 , 不管黄宗羲发出的多难的口号 , 天一阁保存了一百多年的规矩慢慢打破 , 只要是真正的学者可以进入天一阁看书 , 唯一的缺点是 , 这个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 在此后的200多年里 , 进入天一阁看书的大概只有十几个人而已 。
尽管这个机会很小 , 但好过没有 。
也许是这种严格的规矩 , 让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看向宁波 , 看向这个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的老字号藏书阁 , 这里面也包括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乾隆 。
公元1773年 , 即我们熟悉的乾隆三十八年 , 高宗乾隆开始修四库全书书馆 , 准备编纂一套古今第一奇书的《四库全书》 , 他开始向天下征求古书 , 以备编纂之用 , 但迫于乾隆的文字游戏 , 各地的藏书家很担心会给自己和家族招来祸端 , 所以主动进献的人很少 , 乾隆于是软硬兼施 , 在三十八年的上谕中 , 钦点了一批藏书家之名 , 其中就有宁波范家的天一阁 , 命令他们尽快献书 。

得到消息后 , 范钦的第八世孙子范懋柱亲自呈现珍贵古书六百多种 , 其中九十六种被收藏在《四川全书》里 , 三百七十余种列入存目 , 命中率之高 , 让人汗颜 。 (清朝人写的书只有七部 , 其余都是前代人的著书)
乾隆非常高兴范家人和天一阁的贡献 , 在乾隆三十九年 , 上谕“浙江宁波府范懋柱家所进之书最多 , 因加恩赏给《古今图书集成》1部 , 以示嘉奖” 。 不光如此 , 乾隆还要求江南和北方的藏书楼都要仿照天一阁修建 。 这一点两百多年前的范钦或许没想到 , 自己的子孙不光保存了天一阁 , 还将天一阁发扬光大 , 成了各地藏书家的典范 。
但范钦和他的后世子孙也不会想到 , 这道红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彻底消失了 , 他们防火、防水、防人甚至连防虫都做到了将近400年 , 却没能做到防盗 。
一百多年后 , 一个叫陈立炎的上海书局老板走入了天一阁 , 惊讶于天一阁丰富的藏书和孤本 , 这个浑身上下都带着商人气息的书店老板敏锐的看到了天一阁藏着的巨大商机 。
他提出向天一阁后裔商购书之事 , 价格给的并不低 , 但他们忘记了范家后人保存的骨气 , 两百多年过去了 , 他们宁愿租地过日子也没有贩卖楼内的任何一本书 。
很显然 , 范家后人的骨气让陈立炎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 他摇了摇头走了 。
看着陈立炎渐渐远去的身影 , 范家后人以为这事儿就到这儿了 。
楼还是那个楼 , 书还是那些书 。
但他们低估了陈立炎的决心 , 这个浑身带着商业气息的书店老板在走出天一阁的那一刻就想到了打破天一阁的牢不可破的规矩 。 他回去细心的找到了一本清光绪年间薛福成编的 《天一阁见存书目》中的名贵图书 , 摘编成本 , 注明卷数册数 , 以油印本作诱饵 ,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找了一个叫薛继渭的盗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