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前后的四种状态,看看古书是怎么说的

精读古籍明朝版朱熹《四书集注》《论语》系列「五」 。
持续更新 , 首发百度 。
今天接着前面内容继续学习“序”的最后二页 。
此序为作者将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部分缩略简写 , 旨在让读者在学习论语之前对孔子的一生进行大概了解 , 以方便体会他在各个不同时期说的话 , 也就是现代人说的语境 , 读的时候要有代入感 。
阅读建议:先读图片中古文 , 试着认识繁体字 , 尝试断句 , 揣摩大致意思 , 最后再看下面的简体原文 。
所读古籍为
朱熹《四书集注》明成化十六年吉府翻正统经厂本
现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读《论语》前后的四种状态,看看古书是怎么说的
本文图片

【图为 第11页 序 原文】
分尧曰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 , 有两子张 , 凡二十一篇 , 篇次不与齐鲁论同 。 ”程子曰:“论语之书 , 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 , 故其书独二子以子称 。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 , 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 ”
程子 , 指程颢[hào] , 字伯淳 , 号明道 , 后世人称“明道先生” , 洛阳人 ,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 理学的奠基者 , “洛学”代表人物 。
【徐徐试述白话】
接上页 , 西汉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中发现了《古论语》 。 《古论语》里把《尧曰》里面的“子张”部分单独列出来为一篇 , 有两个“子张” , 一共是二十一篇 , 次序和《齐论语》《鲁论语》都不相同 。 程颢说:“《论语》这本书 , 是有子和曾子的弟子、门人所整理编纂 , 因为只有有子和曾子是除了孔子以外学生里面独以“子(子是对老师或有学问的人的尊称)”相称的 。 ”程颢说:“有的人读了《论语》还是无所事事没有什么变化;有的人读了《论语》后吸收了一、二句精华 , 学以致用很是高兴 , 不亦悦乎;有的人读了《论语》后明白了道理 , 越来越喜欢 , 于是产生了兴趣变成了“好之者”;有的人读了《论语》后感同身受 , 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在网上查了好多直译我都感觉说得不妥 , 有的甚至理解错了程颢说的意思 , 我是受《毛诗序》的启发而述的 。 西汉《毛诗序》中的原文:“诗者 , 志之所之也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言之不足 , 故嗟叹之 , 嗟叹之不足 , 故咏歌之 , 咏歌之不足 ,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
|读《论语》前后的四种状态,看看古书是怎么说的
本文图片

|读《论语》前后的四种状态,看看古书是怎么说的
本文图片

【图为 第12页 序 原文】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 。 如读论语 , 未读时是此等人 , 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 , 便是不曾读 。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 , 当时已晓文义 。 读之愈久 , 但觉意味深长 。 ”
【徐徐试述白话】
程颢说:“现在的人不会读书 , 比如读《论语》 , 没有读时是啥样子 , 读了以后还是啥样子 , 这样不如不读 。 “程颢还说:”程颐自从十七八岁开始读《论语》 , 当时已经知道文章的内容和道理 , 读的时间越长 , 就越觉得含义深刻 , 耐人寻味 。 “
程颐 , 字正叔 , 洛阳人 , 世称伊川先生 ,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 为程颢之胞弟 。 西京国子监教授 。 程颐与其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 , 后世称为“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