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珍视中华文化中的反省意识和忧患意识

中国精神 , 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 这中间弥足珍贵的 , 无疑是它富于深厚的反省意识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
所谓“反省” , 既包括每当在前进过程中遇到挫折、出现坎坷时 , 能够“反求诸己” , 审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 , 从而及时发现问题 , 重新选择方向 , 百折不挠 , 克服困难 , 创造条件 , 突出重围 , 走向成功;也包括在高歌猛进、一片光明之时 , 保持清醒头脑 , 收敛锋芒 , 低调沉着 , 未雨绸缪 , 将隐患消除在未萌的状态 。
所谓“忧患” , 就是处于顺境与主动的状态下 , 能够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 不骄傲自满 , 不忘乎所以 , 不得意忘形、不趾高气扬 , 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始终绷紧一根弦 , 从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 虚怀若谷 , 海涵一切 , 朝乾夕惕 , 践行致远 。
“杂于利害”:善于从正常中发现不正常 , 于合理处找到不合理
这种反省意识与忧患意识 , 毫无疑问 , 是建立在人们看待事物与处理问题上的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基础之上的 , 其根本属性是要善于从正常中发现不正常 , 于合理处找到不合理 , 这就是所谓的“杂于利害” 。 这要求人们能够普遍地意识到 , 利与弊、得与失、善与恶、成与败 , 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
【|史论|珍视中华文化中的反省意识和忧患意识】具体地说:世上万事万物 , 没有单纯的利 , 也没有绝对的弊 , 皆是利中有害 , 害中有利 , 而且这种利弊关系是变化的 , 即所谓“反者 , 道之动” , 都向着其对立面转化 , “祸兮 , 福之所倚 , 福兮 , 祸之所伏” , 所有事物 , 有一利必有一弊 , 要获取其利 , 首先要容忍和接受其害 , 老子言“天无弃物”“天无弃人”;孙子称“智者之虑 , 必杂于利害 。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 ,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 揭示的都是这个道理 , 最糟糕的东西有其合理的成分 , 最美好的事物同样也不无它的短板与软肋 。
例如 , “六艺”等儒家经典 , 在古代被人们推崇备至 , 奉若神明 , 但还是有人睿哲地指出了其存在的严重缺陷 , 反对一味迷信:“《诗》之失 , 愚;《书》之失 , 诬;《乐》之失 , 奢;《易》之失 , 贼;《礼》之失 , 烦;《春秋》之失 , 乱 。 ”而美好的事物之所以会走向它自己的反面 , 最根本的原因 , 乃在于它不能“反省” , 常常在无意识情况下轻易地逾越了“度” , 过了界线 。
同理 , 儒家所积极倡导的“礼”与“乐”文化 , 本来是治国安邦、和谐社会、维系统治的利器:“乐者为同 , 礼者为异 。 同则相亲 , 异则相敬” , 但是 , 倘若过了合适的“度” , 那也势必会造成困扰 , 带来明显的弊端 , “乐胜则流 , 礼胜则离” , 其他像“全”“多”“善”“美”等 , 皆为正面性质的事物 , 可是 , 在一定的条件下 , 它就“正复为奇 , 善复为妖” , 恰如老子所言:“曲则全 , 枉则直 , 洼则盈 , 敝则新 , 少则得 , 多则惑 。 ”
|史论|珍视中华文化中的反省意识和忧患意识
本文图片

以“全”为例 , 全面与完善 , 固然很好 , 但一味求全 , 那么 , 在实践操作中 , 就容易陷入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窘境 。 考虑问题时不免瞻前顾后 , 患得患失 , 处理问题时常常优柔寡断、投鼠忌器 。 因为即使拥有极大的优势 , 但是如果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 不讲主次 , 四面开花 , 全面受敌 , 撒胡椒面 , 那么这种优势将不复存在 , 而必然将处于极大的被动之中 ,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 , 因为 , 面面俱到 , 等于面面不俱到;什么都是重点 , 就没有了重点 。 所谓“备前则后寡 , 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 , 备右则左寡 , 无所不备 , 则无所不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