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杀刘据,汉武帝为什么连刘据的儿子也要杀

文章插图
说起汉武帝 , 他基本算是汉朝历史上最有名的帝王,人们往往以“秦皇汉武”并称 。他这一生绝对精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通西域、北却匈奴……可就这么个牛人,他在晚年却干了一件蠢事——逼死了亲儿子刘据!
那么,这么一件人伦惨剧是怎么发生的呢?
一、与老爹性格迥异的刘据在中国历史上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强势的父亲往往诞生温和的儿子 。这或许是物极必反,也或许是性格互补:比如残暴的秦始皇生下了仁厚的公子扶苏,狠辣的刘邦、吕雉却生下了文弱的刘盈……

文章插图
汉武帝和儿子刘据,也是这样:刘彻自然不用多说,这个雷厉风行、杀伐果决的君王非常强势,他认定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可偏偏他的嫡长子刘据,性格不太像老爹 , 这个自小被儒家文化熏陶长大的皇子 , 宽厚、仁德是他的主旋律 。
但 , 性格迥异这种事,对于父子关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刘据的孩提时代,强势的汉武帝看着宽仁有礼的儿子,老父亲的一颗心都要被萌化了,这样体贴可人的孩子哪找去?尽管自己杀伐一生,回到后宫,他也是一个需要温暖的凡人 。可等到刘据长大成人,性格不同却带来了父子冲突,比如刘据就经常劝老爹不要老是打打杀杀的,大家安稳过日子不好吗?
刘据这种对强势老爹提意见的行为,无异于打脸霸道总裁 。反调唱多了 , 汉武帝刘彻自然也就不那么喜欢儿子刘据 。

文章插图
二、缺乏势力支持的太子更要命的一点,虽然贵为嫡长子,但刘据其实并没什么依靠 。
刘据原本的太子之位非常稳固:母亲卫子夫深受宠幸,舅舅卫青也是一代战神 。
可随着时间推移 , 一切都变了:舅舅卫青于公元前106年去世,他在大汉朝堂的最强支撑不复存在 。母亲卫子夫由于年老色衰,也不再能吸引“看脸渣男”汉武帝,连自己的皇后之位都岌岌可危,对于协调儿子和老公之间的矛盾,卫子夫有心无力 。

文章插图
如果说刘据还有一个拥趸 , 那就是丞相公孙贺,他的夫人正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 。从辈分看,公孙贺是刘据的姨父,自然也是刘据的强力支持者 , 可偏偏他也出事了!
怎么回事呢?原来公孙贺有个纨绔儿子公孙敬声,之位公孙衙内像极了影视剧中常见的官二代“坑爹货”:仗着自己有权有势有后台,居然私自克扣了军饷一千九百万钱 。这事后来还被人抖了出来 。
贪污军饷这种事犯在汉武帝手里,公孙敬声眼瞅小命不保,作为丞相的公孙贺开始了“大胆”的自救行为:有个“以武犯禁”的阳陵大侠朱安世一直在外潜逃 , 公孙家愿意戴罪立功,抓捕朱安世 。

文章插图
简单说下秦汉时期的“大侠”,这可不是我们今天古典小说里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的大侠,而是当时的黑社会老大,有点像铜锣湾的陈浩南,他们在民间的势力非常庞大,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城市的兴衰 。比如七国之乱中 , 周亚夫就认为得“大侠”剧孟如得一敌国 。正因为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巨大,一度成为游走于上层和下层之间的特殊存在 。但到了汉武帝时期 , 他对这种“大侠”坚决取缔、毫不手软,比如大侠郭解之死,卫青求情都没用 。
- 八王之乱中司马越为什么能够活到最后成为最后的赢家呢,八王之乱司马越
- 司马迁史记为什么要以公元前722年为春秋的开端,司马迁写史记的历史时间
- 海龟是水母的天敌吗,海龟吃水母为什么不怕毒
- 水母好养么,为什么水母越养越小
- 98版水浒为何能成为经典「24年过去了为什么98版水浒传依然经典幕后大解析」
- 出殡时候为什么要摔盆,出殡为什么要长子摔盆
- 为什么称诸葛亮为蜀相,蜀汉丞相权力制度
- 为什么朝鲜王朝能存在500年,朝鲜鼎盛王朝
- 史记为什么是纪传体通史,为什么史记叫做纪传体
- 《红楼梦》为什么又叫《石头记》,红楼梦为什么过去叫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