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均田制的实施,其实有好几个朝代都有实施 , 具体是由北魏至唐朝 。那么关于北魏最开始实行均田制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突然开始实行这个制度,那么这个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北魏来说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插图
1、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年颁布的均田令,是研究北魏均田制的基?。?也是考察北齐,北周,隋均田制变化发展的依据 。首先,它是一种封建的国有土地的特殊形式 。它的露田 , 倍田与再倍田 。所有权都属于封建国家 。凡被授予露田,倍田及再倍田的人,当其“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 , 牛随有无以还受”;而且这些“应还之田,不得种桑榆枣果,种者以违令论,地入还分 。”表明维护这些土地的国有所有权的立法是严格的 。这与汉代的“官田”,“公田”一样所有权属于封建国家 。但又不同于汉代的“官田”,“公田“,他们多以出租方式去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而均田制则以授田形式摊派给农民 。从而课去同地租合一的租调 。同时,均田制也是一种封建土地私有与封建土地国有制相结合的制度 。按照均田令每个授田者的土地被区分为私有土地(桑田)与国有土田(露田) 。每田“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及所授之田率倍之’等规定 。一夫一妇的家庭可受公田六十亩到一一百二十亩,而私田却只有二十亩,私田与公田的比例为一比三或一比六,比率虽小但毕竟每户都可以有自己的私田 。北魏的均田制还是在不触动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 。一方面给地主土地私有制以适当得限制,同时促使拓跋封建主形成的一种土地制度 。这是北魏均田制的本质特征所在 。而且北魏均田制法令对奴隶主的利益倾向更为突出 。首先,奴隶主如果有私有土地也不会被触动 。其次,他们还可以通过奴隶和耕牛的占有量而获得大量的露田,倍田及再倍田 。而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拓跋族建立北魏政权的时期还处于奴隶制的初级或初期阶段 。在另一方面上讲他所制定的均田令就给拓跋贵族这些奴隶拥有者开辟了使他们转化为地主的途径 。如上所述,可见北魏统治者实行均田制的根本目的:即在于强迫农民耕种荒地以增加国家税源的设想,也是为了促使拓跋奴隶主贵族向封建地主的转化 。这也属于孝文帝封建化措施中的重要内容 。
文章插图
2、北魏均田制的内容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1、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 。露田都是无主荒地 , 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也称“倍田” 。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 , 可以额外获得土地 , 奴婢同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丁牛(4岁以上)每头受露田30亩,一户限4头 。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
2、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亩,限3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 。桑田可作为世业田 , 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 。在不宜种桑的地区,男子每人另授麻田10亩,女子5亩,奴婢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 。新定居的民户还可分到少量的宅田 , 每3口一亩,奴婢5口一亩 , 宅田也属世业 。
3、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 。“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 , 亦不得买过所足 。”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 。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 , 可以买足 。
- 唐朝均田制为什么被破坏了
- 唐朝均田制基本内容是什么
- 北魏郦道元地理著作,水经
- 鲜卑八大姓,北魏 鲜卑
- 实行种族灭绝的希特勒为何不顾日德同盟关系援助中国呢「实行种族灭绝的希特勒为何不顾日德同盟关系援助中国」
- 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雍正摊丁入亩政策
- 冯太后 献文帝,北魏孝武帝的母亲冯太后
- 北魏时期为什么佛教盛行
- 北魏征服后燕
- 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次实行邯郸之战 白起为何没有带兵攻打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