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士,江苏省姜堰镇人,自幼聪明,才气过人,一遍成诵,百日不忘,尤其对于围棋更是天资过人,少年时就以围棋水平高超称雄梓里,饮誉江淮 。
围棋的起源很早,到清初至乾隆中期 , 中国围棋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名手辈出,各领风骚 。少年黄龙士不满足偏与一隅,为追求棋艺的发展,他立志遍访全国名家 。从康熙三年(1664年)起,13岁的黄龙士随父走南闯北,经过二上京城棋坛烽火的磨砺,黄龙士棋艺日臻上乘 。十六七岁时弈遍京师,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 被誉为“常胜将军” 。
![清代棋圣黄龙士](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7/204HI561-0.jpg)
文章插图
18岁时在京与驰骋棋坛50余年、久负盛名的领衔国手盛大有对弈,七战七捷,大获全胜 。战胜盛大有,标志着黄龙士登上了清初棋艺的巅峰,奠定了黄龙士“棋圣”的地位 。
康熙二十年(1681年),黄龙士接到浙江钱塘徐星友的信札 , 表示从师棋艺,并相邀教弈 。徐星友,40学棋 , 又大黄龙士七八岁,学艺勤备,矢志不移 , 曾3年足不出户、连楼都未下过 。黄龙士为之感动,为造就新人,倾力相携,鼎力相助 , 采取了种种育人新法 。
【清代棋圣黄龙士】当徐星友具备让2子抗衡的能力时,反过来叫徐星友让3子下10局,因为黄龙士有自己的骄傲 。这开创棋坛历史先河的10局,黄龙士呕心沥血 , 最终互有胜负,成为空前绝后的不朽之作,史称“血泪篇” 。也正是这10局棋之后,徐星友棋艺猛进,一跃成为与黄龙士齐名的围棋高手 。
黄龙士与徐星友同享盛名,誉满全国 。康熙皇帝将他俩奉为内廷供奉、五品职衔 。黄龙士为人诚朴,耿直不阿 。徐星友则为人机敏,善于交际 , 结交了不少内廷太监 。一天,康熙命两人对弈,胜者重赏 。徐星友通过内廷得知,胜者皇上将奖授知府 。而黄龙士无意为官,他要著书立说为后学者指路,反劝徐星友胜棋受赐 。第二天,两人对弈激战,配合默契,演绎了一场欺君大战 。徐星友获胜后即被康熙委任为浙江钱塘知府,而黄龙士则回故乡一心一意撰写棋书 。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黄龙士至不惑之年,他带着融进自己全部心血、弈搏一生的《黄龙士全图》和《弈括》两篇著作与徐星友在钱塘江畔重聚 。棋友、挚友、师徒相逢,相互问候,仍离不开开局落子,黄龙士一谈到围棋仍是壮心不已 。一天 , 徐星友3个棋友一时高兴,示意黄龙士演绎“一对三”对弈大戏 。黄龙士向以“弈圣”自负,争强好胜,誓不言败,当即许诺要“大杀三方” 。
这3人全是浙江一流名手 , 黄龙士在3人间来回穿梭走动 , 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 使尽了浑身解数,终于将3人“赶尽杀绝”,将3盘棋赢了 。不过由于操劳过度,心血耗?。?黄龙士气息奄奄 , 微弱的呼吸随着烛火的跳跃一闪一闪 。当徐星友将书桌棋枰上的黑白两粒棋子送到黄龙士眼前,又放到他手中时,黄龙士才面带微笑,飘向了生生不息的天地之中 。
“国运兴 , 棋运亦兴 。”至今,在黄龙士的故乡姜堰,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人们没有忘记这位围棋国手 , 在姜堰的步行街,黄龙士在竹林旁落子下棋的铜雕耸立街头,表达了人们对黄龙士锲而不舍、矢志进取精神的赞许和褒扬 。
- 清代三大棋圣是谁
- 范西屏负棋寄驴的故事
- 乾隆嗜茶如命
- 钧窑的历史记载
- 清朝七品知县的权力有多大
- 清代盐引制度
- 岳飞为何要直捣黄龙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全诗
- 清朝八旗是哪八旗?哪个尊贵一些? 清代八旗排名尊贵排名
- 清代皇帝为什么乾隆绯闻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