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文化名人访谈丨干了一辈子也投入了一辈子——访考古学者毛瑞林

人物简介
毛瑞林 ,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 从事田野考古调查、田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 。 主持或参与了甘肃省敦煌悬泉遗址、礼县大堡子秦公陵园及礼县圆顶山春秋墓地、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等重要考古发掘三十余项 , 其中敦煌悬泉遗址及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发掘项目分别入选1991年、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2008年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并荣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 。 参与《西汉水上游的考古调查报告》《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等多项考古报告的编写 , 在国内外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葬发掘及主要收获》等论文四十余篇 。
考古学|文化名人访谈丨干了一辈子也投入了一辈子——访考古学者毛瑞林
本文图片

“田野考古是考古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 只有我们在野外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 , 才能为之后的研究打好基础 。 ”对于从事了三十多年田野考古的毛瑞林来说 , 田野考古在他心中分量很重 。
高中时的毛瑞林 , 最喜欢、学得最好的是数学 , 大学报考的时候原本一心想选择金融专业 , 因为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是经济和法律 。 他说:“我们考大学还是估分报志愿 , 我觉得自己发挥地没有平时好 , 老师建议我把重点大学也填报上 。 看了在甘肃招生的高校中 , 吉林大学有中文、考古和博物馆专业 , 老师说考古专业也不错 , 可以试试 。 ”于是 , 在老师的建议下 , 毛瑞林便踏上了考古专业的道路 。
考古学|文化名人访谈丨干了一辈子也投入了一辈子——访考古学者毛瑞林
本文图片

“刚进校 , 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学习的 , 每天就在认识各种石头 , 有些同学觉得枯燥无味 , 再加上长时间在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考古工地实践也让很多同学有了转专业或者改行的想法 。 ”因为是农村出身的孩子 , 从小就学着干农活 , 所以 , 毛瑞林在考古工地适应起来很快 。
“做考古 , 尤其是田野考古 , 一定要能吃苦 , 能耐得住寂寞 。 ”有感而发的一句话 , 其实也是毛瑞林的真实写照 。 田野考古本就辛苦 , 越早期的田野工作更是辛苦 。 在交谈中 , 可以看出 , 对于毛瑞林来说 , 能够苦中作乐是一个考古人的基本技能 , 哈哈一笑而过 , 便化作了最宝贵的回忆 。
1990年 , 毛瑞林大学毕业 , 回到了甘肃 。 1991年6月 , 毛瑞林工作后参加的第一个田野考古项目就是敦煌的古驿站——汉代悬泉置遗址 。
“我是1991年加入悬泉置遗址的发掘工作中的 , 当年的6月到9月 , 我先是和一位工友一起看护遗址三个月 , 直到9月份同事们来了之后 , 才正式开始进行发掘工作的 。 ”提到看护遗址 , 毛瑞林对这段时间记忆尤为深刻 。 “那三个月一是真的苦 , 二是真的孤独 。 ”
考古学|文化名人访谈丨干了一辈子也投入了一辈子——访考古学者毛瑞林
本文图片

有多苦?悬泉置遗址距离敦煌和安西(2006年更名为瓜州)都是六十多公里 , 是在一片荒滩戈壁中 , 周围都是无人区 。 除了沙子还是沙子 , 再加上戈壁滩上风也很大 , 用当时考古队员们的话来说就是“一年四季都是风 , 从西刮到东” 。 悬泉置遗址是一处汉代古驿站遗址 , 曾经饲养过马匹 , 所以留下来的枯草也很多 , 每当风沙起 , 就是风裹着沙子和碎草粒 , 吹得皮肤生疼 。 毛瑞林说:“刚去的时候 , 好多都不懂 。 看老乡们又是戴头巾又是包脸 , 全身上下只露出眼睛还觉得奇怪 , 后来经历过才明白 , 也学着老乡们的样子把自己包严实 , 防风沙又能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 。 ”除了风沙大 , 这里还没有饮用水 。 只有一口泉水 , 从明清到现在 , 当地老百姓叫它“吊吊水” , 但正式的名字直到宋代还是悬泉置 。 虽说有口泉水 , 但这水含碱量大、咸 , 用来做饭还勉强能入口 , 要喝水的话 , 根本喝不下去 , 又是肚子疼又是拉肚子 , 但是没办法 , 不喝也得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