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登门访士见小臣稷原文及翻译

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求贤若渴 , 礼贤下士 , 贤能为之用便是其中原因之一 。这篇文言文说的就是齐桓公求贤若渴的一则故事 。
原文
齐桓公见小臣稷 , 一日三至弗得见 。从者曰:“万乘之主 , 见布衣之士 , 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 。”
桓公曰:“不然 。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 。天下闻之 , 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
翻译
【齐桓公登门访士见小臣稷原文及翻译】齐桓公拜见小臣稷,一天之中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 。跟随着的人说:“乘万乘的君主见一个平民 , 一天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也可以停止了吧 。”桓公说:“不是这样的 。那些看不起爵位俸禄的士人,当然会轻视他的君主;他的君主如果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地位,当然也会轻视士人 。纵然士子小臣稷看不起爵位俸禄 , 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五次前去拜访之后才见到了小臣稷 。天下的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齐桓公对待平民百姓尚且能够谦虚退让,何况国君呢?”于是一个接一个来朝见齐桓公,没有不来朝见的 。齐桓公能够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使天下(错误的事情)全都得到匡正的原因,都因为他能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士人啊 。《诗经》上说:“有着正直德行的人,四方国家的人们都会顺服他 。”齐桓公大概可以算是有这样的德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