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教材插画引争议:“不合时宜”的画风突变,错位的个性表达

插画|教材插画引争议:“不合时宜”的画风突变,错位的个性表达
本文图片

「“小学教材无小事 , 每一篇课文 , 每一个数学题 , 每一幅图 , 每一个标点符号 , 都要慎之又慎 。 ”」
>>>
近日 , 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插画频频登上热搜 , 插画人物的画风和姿态被批“毫无美感”、“画风奇异” 。 迷离懒散的眼神、时常吐舌的表情 , 加上时而暴露的纹身 , 网络上流传的教材图片充斥着与过往教材插画不同的元素 。 讨论声中 , 人们或是认为插画的风格过于低龄化、或是觉得人物形象有些像唐氏患者、又或是仅仅觉得审美无能 。
插画|教材插画引争议:“不合时宜”的画风突变,错位的个性表达
本文图片

(争议插画之一)
这本陷入风波中的人教版数学教材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审定2013) , 已经推行近十年 。 面对争议 , 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布声明 , 将会重新绘制相关封面和插图 。
这并不是人教版教材插画第一次受到争议 。 近日在对比中被夸画风优美的语文教材 , 也曾面临内涵不明的质疑——画面中孩子数量的增多被解读为鼓励“二胎变三胎” 。 尽管后续官方解释“催生”的内涵只是一种过度解读 , 但对于教材插画的关注仍未减少 。
插画|教材插画引争议:“不合时宜”的画风突变,错位的个性表达
本文图片

(被对比的语文教材)
作为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 教材不仅仅是偶尔需要用到的参考书 , 它同时被认为是承担着重要教育责任的工具 。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何一门教材的插画能引发如此多的争论 , 在讨论背后 , 人们关心的不单单是艺术作品的画风 , 更多的还有对于教育资源的担忧 。
被“寄予厚望”的教材:
画作之外的教育责任
批评声中 , 插画备受争议的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画面中孩子的脸部特征被部分人指出有些像唐氏综合症患者:双眼间距过大、眼外侧上斜、舌常伸出口外 , 与过往教材中出现的眼神明亮、笑容灿烂的孩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
插画|教材插画引争议:“不合时宜”的画风突变,错位的个性表达
本文图片

(网友制作的小孩形象对比图)
第二点在于 , 画面中出现了多个在教材中显得“不合时宜”的特征:女孩脚踝处的纹身、男孩暴露生殖器官以及小朋友身穿的“星条旗”元素服装……
当这些“异常”的特征贯穿于整本教材中 , 它在其他“正常”画风下的教材里也就格外突出了 。 在事件的讨论中 , 有人担忧这些插画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是非观、更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走向偏激、暴力 。 但也有人认为 , 插画并非教材的重点 , 不必“上纲上线”纠结画风 。
如果单纯从小孩、他人是否会受到比自己更多的影响来讨论 , 似乎又陷入了第三人效果(人们对自己和对他人所受影响的认知差异)的难题 。 与真正使用教材的学生之间有着一定社会距离和年龄差距的成年人 , 可能很难判断孩子是否会真正受到插画细节所传达的信息的影响 。
也许 , 大部分小孩子根本就无法从特定的特征去判断唐氏综合征 , 也难以解读出符号化特征背后的特殊含义 。 作为解读者 , 因为宽眼距、吐舌头等特征将插画中人物判定为唐氏儿童、并对此不满 , 或许也存在着某种角度的疾病歧视 。
除此之外 , 被教材“接受”的插画里 , 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
插画|教材插画引争议:“不合时宜”的画风突变,错位的个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