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秀容书院博物馆 , 三晋文化的又一新高地 。
本文图片
忻州古城秀容书院博物馆 梁春霞/摄
【|忻州古城秀容书院博物馆 见证文博的力量】博物馆巍然矗立的大门匾额 , 由学者陈永正先生所题 , 一副楹联讲述了书院百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 。 联的内容为黄炎培先生所写 , 黄炎培先生1925年来秀容书院讲学 , 题写:上联为“村男于耜 村女于裳 古风犹及今时见” , 下联为“城外山河 楼中书卷 一般不厌百回看” 。 意思是 , 他看到了勤劳的忻州人民男耕女织的一幅古风犹存景象 , 站在书院还看到牧马河、系舟山 , 直言感慨山河美丽 , 藏书楼文化底蕴深厚 , 百看不厌 。
走进博物馆 , 雅致脱俗之感直抵人心 , 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群 , 气势恢弘 。 本着忠于历史还原现场的原则 , 恢复了读书山房 , 启秀书社和国学院 , 分别设有九原文脉、秀容弦歌、前贤遗珍、百年风华四个主展区 , 全面展示了秀容古城、秀容书院的历史文化和忻州近代教育的发展 。
本文图片
博物馆内的壁画 梁春霞/摄
步入九原文脉展区 , 映入眼帘的是距今1500年左右的北朝壁画 , 这是一幅狩猎图 , 内容丰富 , 描绘逼真 , 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庞大的北朝长卷式狩猎图 , 画中人物鞍马绘制精细 , 笔法娴熟 , 气韵生动 , 反映了绘画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技巧功底 , 深刻反映了鲜卑文化在忻州大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土特色 ,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 吸引了全国的文化研究者慕名而来 。 这组壁画是2003年发现于忻州城西九原岗上一个古墓葬内部 , 2014年山西省博物院、山西考古研究所和忻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这一文物进行了发掘和整理 。 古代顶级的绘画大师 , 只有征得皇帝的同意才可以出来画画 , 该作品显示出墓主人王公贵族的独特身份 。 这里不仅有北朝壁画 , 还展示了文物书籍资料 , 它们是研究忻州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 。 墙上的碑拓补正了万历版《忻州志》的疏漏 , 这些珍贵的展品向人们诉说着秀容城曾经的过往 , 置身其中仿佛与历史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
文化的传承源于教育 , 忻州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秀容书院 , 在秀容弦歌展区 , 展示了书院在私学与官学的更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为推动这方土地开辟鸿蒙、启迪思想的进步 , 做出了重要贡献 。 展品史料翔实可考 , 综合反映了书院历史的演变过程 , 从最初的传统儒学制度转变为民国初年忻县中学堂的教育体制 , 再发展到现代的忻县中学校 , 最后到如今的中国百强中学忻州一中 。
展厅内陈列的五张试卷是书院发展过程中教育体制的实物见证 , 墙上的一张张毕业证书、委任状 , 向人们展示了不同时期秀容书院学子的风采 , 他们怀揣梦想 , 寒窗苦读 , 踏实工作 , 不负时代 , 在历史的长河中担起了救国图存的使命 。 对博物馆来说 , 征集这些难能可贵的毕业证书、年代久远的科举试卷、算数教材和刊物 , 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 但这些承载的重要意义凸显时 , 所有的辛酸都烟消云散了 。 其中有一张照片是清光绪28年 , 为忻县劝学所成立时拍摄 , 劝学所是今天教育局的前身 , 是书院历史沿革的重要佐证 。 展厅的镇馆之宝 , 是邢尔昌绘于1905年的文昌祠并学堂全图 , 这张图展示了百年前秀容书院的真实样貌 , 于光绪年间敬献给慈禧太后 , 此图反映出清代秀容书院宏大的盛况盛景 , 里面的每一座建筑 , 包括建筑上面的匾额都有清晰可见 。
- |3D还原三星堆古城原貌!带你秒回古蜀国
- 古城|古城抒怀(三题)
- |古城今壁 交相辉映(解码·博物馆的力量)
- 古城|济南印记|李铭:古城历史守护人
- |忻州古城秀容书院博物馆:集思广益共谋发展
- 考古学|《地中海城记》:地中海古城打卡必备!一个中国考古学者笔下的古城记忆
- 传承|“梅花”荟萃绽古城 彭蕙蘅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室在石家庄正定揭牌
- |埃及古城出土大量文字陶片,几千年前随意抛弃暴露的墨水却栩栩如新?
- |浙江名副其实的古城,旅游名气不大却是江南第一古县,就藏在宁波
- |在古城西安,有一座以“读书”为名的千年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