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艺周|什么是生活力?国美人的主题阐释( 三 )


从过去获得的遗产不是一种固定的传统 , 而是未被释放出的可提供希冀的内容 。 百年之后 , 2022年 ,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毕业展览 , 借用杜尚“镜像回归”(mirrorical returns)的说法 , 带着自我反思的视角来回应现代性延续至今的困境 , 逃离全球化的现代文化想象、科技意识形态、资本力量和固化的现实对于未来想象和感受力的劫持和囚禁 , 从而完成自身的主体性重构 。 这绝非对于那从未消失的过去的重现、重复或者重访 , 而是对于艺术和教育面向未来的发问、探寻和呼唤 。
“镜像回归——2022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览”分为五个板块 , 分别是:“时间光锥”、“回声在坐标的缝隙里”、“重现的镜子”、“今夜不科幻”、“流明” 。 青年艺术家们透过多元呈现、混合媒介的艺术创作映射不同的传统与现代观念 , 再现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时间中的纠缠 。 展览以跨媒介、跨领域、多线索的方式 , 通过青年艺术家创作与实践的能量释放 , 诞生了许多新的意义 。
我们期待产生某种交流性与呼应性的共鸣 , 在诸多现代性的僵局中 , 从百年前的镜像、记忆坐标的缝隙、元宇宙的畅想与时光的流明之中重新寻得新的出路与意义 , 如同手握阿里阿德涅线团一般走出现实的迷宫 。 通过创造出新的艺术生产 , 筹谋未來的生命与生活 。
向下滑动查看
设计艺术学院
生活里
|青艺周|什么是生活力?国美人的主题阐释
本文图片

现代主义宣言《雅典宪章》 , 将人类的生活划分为日常生活、劳动、游憩三个部分 。 这一分类把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进行了区别 , 但三者之间又通过具体的生活方式被相互联结起来 , 形成了统一且复杂的人类生活状态 , 进而成为了当今设计探索的重要内容 。
设计既在“生活里” , 又是“生活场” 。 “里”所展现的是设计源自人类生活的本身;“场”则显示了设计与生活之间的交互动力 。 “里”是“生活”的本质 , “场”是“生活”的情境 。 本质与情境 , 相得益彰 , 共同指向了永恒与变化的关系 , 具有“生活力”的设计与世间万事万物产生不绝的共鸣!在经历疫情与面对战争的当下 , 正重塑着今日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 深入日常 , 在“生活里”发现设计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 召唤当下充满“生活力”的青年设计师们直面时代的境遇和机遇 , 用艺术的创造力践行“向上向前的生活”之设计精神 , 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而设计!
向下滑动查看
手工艺术学院
品 · 手 · 艺
|青艺周|什么是生活力?国美人的主题阐释
本文图片

夏山滴翠 , 密林生茂;岁月不居 , 毕业在即 。 诸位莘莘学子数年寒窗耕读 , 以格物致知正心 , 观天地世事于体性 , 笼万物形骸于指尖 , 潜身心劳作于工坊 。 象山校园双渠环抱 , 山水校舍绵延相望 , 这里盛放着一位又一位求学者成长的记忆 。 通过象山之域工坊里的修学 , 师生同游艺海、共沐书香 , 于工坊学堂研习中锤炼技艺、磨砺思想 。
本届手工艺术学院毕业展以“品·手·艺”为主题 , 其中的“品”既是在前两届主题“观·手·艺”和“因·手·艺”之后的深层省察 , 也是品味生活和品鉴手艺的一种态度 。 从研学与创作的角度看 , “品味”不仅有咀嚼之意 , 还包含着品尝、体味、反刍等内涵 , 为身心俱在的体悟;“品鉴”是系统的甄别 , 涵盖品评、洞察、鉴别等意指 , 亦如俯察之洞见 。 手艺是人文生活的史诗 , 也是人类文明的原浆 , 这一门学问如果离开了生活 , 离开了社会的土壤 , 它的存在就会失去了根源 , 守望源头活水正是振兴时代手艺的核心问题 。 “品·手·艺” 是青年学子研学手艺的叙事 , 从不同维度切入手艺的本体 , 细致观察手与艺的内在关系 。 它深度揭示了青年手艺人对材料思维、造型技艺、功能审美的差异化认知 , 是深耕东方美学、聚焦时代生活的演绎 , 也是手工造物与经验感知的多维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