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生风兼攻防 代代相传强体魄

|拳拳生风兼攻防 代代相传强体魄
本文图片

7岁起学习黄氏头部拳 , 黄氏头部拳代表性传承人黄政清至今练拳逾四十年 。
受访者供图
|拳拳生风兼攻防 代代相传强体魄
本文图片

|拳拳生风兼攻防 代代相传强体魄
本文图片

|拳拳生风兼攻防 代代相传强体魄
本文图片

|拳拳生风兼攻防 代代相传强体魄
本文图片

2021年梅州市客家武术展示活动 , 黄氏头部拳荣获梅州市客家武术展示活动“优秀项目奖” 。 图为黄政清进行黄氏头部拳展示 。 资料图片
从历史走到现在 , 平远县黄氏头部拳未曾被遗忘 。
“口口相传 , 手把手教授 。 我们东石镇大屋村这一代 , 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都练习过该拳法 。 ”7岁学习平远县黄氏头部拳 , 至今练习逾四十年 , 黄氏头部拳代表性传承人黄政清笑言 , 自己的生活早已和黄氏头部拳相融与共 。
从历史走向未来 , 黄氏头部拳并未丢失最初的两大主题:发扬传统武术和强身健体 。
历经岁月发展 , 黄氏头部拳逐渐成为平远当地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 , 涌现出黄政清、黄广华等一批传承人 , 不断深化“传帮带”传承发展模式 。
2009年3月 , 平远县黄氏头部拳被列入梅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并逐步走出东石大屋村、走出平远县 , 走向更宽广的平台 。
融百家之长
设立武(拳)馆招徒教武
夏季的雨 , 来得猛去得快 。 检查完村内的防汛工作 , 黄政清与采访人员相约在东石镇大屋村村委会见面 , 这是他工作的地方 。 作为东石镇大屋村党支部书记 , 黄政清对大屋村可谓是知根知底 。
大屋村原称坳上 , 明末时期黄姓人到此地定居 , 因老祖屋规模大、住户多 , 称之为坳上大屋下 , 其所在村子的村名叫“大屋村” 。 在平远县 , “坳上”“大屋”均为一个地方 , 只不过叫法不一 。
“大屋村姓氏较为单一 , 可以说基本都是黄姓族人 。 这为黄氏头部拳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年过五旬的黄政清 , 精神抖擞 , 声音洪亮 , 并非善于言辞之人 , 但谈起黄氏头部拳 , 话语便逐渐多了起来 , “黄氏头部拳的历史 , 得从百年前说起 。 ”
史料记载 , 黄氏头部拳是由蕉岭县武师黄莲舫在民国时期所创 。 从小就练就散打、神打、叠骨、点穴、飞砣和棍、刀、钯、钩镰枪、剑等武术和高超舞狮本领 , 黄莲舫取百家之长 , 独创了黄氏头部拳 。
令人好奇的是 , 蕉岭黄莲舫所创的黄氏头部拳 , 怎么会在平远东石得到发扬光大呢?其中 , 绕不开黄逵和黄莲舫两人的相识 。
从大屋村走出来的黄逵从小习武 , 少年到南洋(马来西亚)谋生 , 其间拜名叫“啄巴嘎”的武师为师学习“梅花拳” , 还向其他武师学会了教打、点穴和“符教”等 , 小有名气 。
“两人都是习武爱好者 , 经常在一起切磋武功 , 成为好友 。 平远县东石大屋村黄福春从28岁始拜黄莲舫为师学习武艺和舞狮 , 在黄逵的帮助下 , 黄福春把黄氏头部拳改进发展为攻防兼备的拳术 。 ”黄政清介绍 , 至今平远黄氏和蕉岭黄氏宗亲都会不定期以武会友 , 保持交流 。
关于黄氏头部拳的记载文字并不多 , 大多为零散记录 。 而黄氏头部拳的名字由来 ,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