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艾希曼|2022.5阅读手记|“我根本不会做出忏悔”

60年前的今日 , 也就是1962年6月1日 , 犹太人灭绝计划最重要的罪犯 , 阿道夫·艾希曼被处决 。 这个在生命最后17年中 , 不甘寂寞 , 炮制了所谓的“萨森访谈”的前突击大队一级大队长 , 直言不讳地说:“我根本不会做出忏悔” 。 在他留下的海量录音和原始文稿中 , 刻意给人们看到镜子中自己的反射 , 而无视了镜子本身 。 时至今日 , 这种“利用人们的愿望 , 让他们看到自己想看见的东西”的方法 , 依旧十分有效 。 本月读书五种 , 希望看到镜子倒影后的反射面吧 。
文|吴合众
#NO.1
鳗鱼的旅行 , (瑞典)帕特里克·斯文松著 , 徐昕译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20年10月第1版 , 2021年5月第2次印刷 。
【阿道夫·艾希曼|2022.5阅读手记|“我根本不会做出忏悔”】这是一本不大好归类的书 。 视野广阔而情感绵密 , 既探讨人生目标 , 亦追问终极意义 。 要维系这样的写作野心 , 作者选择书写濒临灭绝的物种——鳗鱼(这!) , 讲述它从马尾藻海出发的起源和沿途溯回的神话 , 亦讲述关于它的思考和抒情 。 人类面对这神秘的 , 无法追溯到起源的神奇物种 , 所作所为也在作者的叙述框架中 。 在这些近乎于科学史的写作中 , 作者又额外铺设了父子共同捕捉鳗鱼 , 共同在自然中生活的回忆文字 , 编织进了自然书写和家族书写 , 将全书引入更具生命探索的思考境界 。 “对意识、信仰、时间、光明与黑暗、生与死的沉思” , 引入入胜 。 对想拓宽写作视野者而言 , 未尝不是一种启发 。
#NO.2
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 , 方继孝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1年8月第1版 , 2022年3月第2次印刷 。
作为收藏界大佬 , 方继孝在这本关于陈梦家的书中 , 所占有的第一手资料十分丰富 , 其中很多为赵萝蕤散出 , 被方在潘家园收进的书信、照片等 , 更是有史料价值 。 书中收罗闻一多、胡适、赵紫宸、朱自清等十多位陈梦家师长、朋友、同道以及恩怨相随的同时代人 。 他们的往来交游 , 在作者笔下仿佛形成了以陈梦家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借用费孝通乡土中国概念) , 各以亲疏 , 互为验证 , 塑造了这个新月派少年诗人、考古老学究的复杂形象 。 但也正因为全书欲以陈梦家为中心 , 串起大时代中那些光辉耀眼的诸子 , 不免囿于他们交往的亲密程度 , 以及留存史料的丰瘠不一 , 造成各个篇章良莠不齐 。 一些故实 , 不免反复出现在与各人的交往叙述中 。 文字上 , 亦颇有不能及义之处 , 常有隔靴搔痒感 。 但其中披露芳信夫妇交往史实 , 以及最后致陈方的绝命书 , 都属于第一次使用 , 为陈梦家最后自缢身亡的悲剧故事 , 填补上些许历史的空白 。 爬梳剔抉之功 , 自不可没 。
#NO.3
追寻现代中国 , (美)史景迁著 , 温洽溢译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19年5月第1版 , 2019年11月第2次印刷 。
从1600年的晚明开始 , 到1949年中原鼎定 , 三百五十年间 , 史景迁以恢弘的史笔 , 欲勾勒一个古老帝国蹒跚而行的漫长历程 。 “我能理解 , 一个现代的国家既可融汇一体 , 又能兼容并蓄 , 既有明确的自我认同 , 也能以平等的地位竞逐新市场、新技术、新观念 。 ”因此 , 在这样的认识下 , 现代的底蕴并不是仅归于我们所处的当代世界 , 叙事起自1600年 , 史景迁认为从这个时间点开始 , 中国当前问题的缘由 , 以及中国人该凭恃何种知识、经济、情感来解决这些问题 , 就都可以从中寻到答案 。 而在这种全景式的近似教科书般的历史回顾中 , 史景迁侧重的是叙述探索现代国家的过程 , 而不是最终获得的结果 , 这就让这种探索只能见仁见智了 。 如果考虑到大陆简体版的删减程度 , 也许这种探索结果 , 予读者的裨益 , 更是要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