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 , 就不妨另辟蹊径 。 我们若是按照前文所做的理解 , 把“儒墨”二字释作儒家的著述或学说 , 不再把“墨”字解作墨家 , 一切就都涣然冰释 , 了无窒碍了 。 这个看起来很复杂 , 令古往今来那么多学者困扰不堪的问题 , 换个思路 , 竟相当简单 。 点校古书虽然是个力气活儿 , 可时不时地还是要动动脑筋:一条路走不通 , 就换条路走 。
其实“儒墨”一语这样的用法 , 在两汉时期是很普遍的 。 西汉人严遵撰《道德指归论》 , 内有语句云:“悲夫三代之遗风 , 儒墨之流文 , 诵诗书 , 修礼节 , 歌雅颂 , 弹琴瑟 , 崇仁义 。 ”(严遵《道德指归论》卷一)这里的“儒墨”便只能是指儒家的著述或思想 。 又《淮南子·泛论》谓秦汉之际“天下雄?豪英 , 暴露于野泽 。 ……当此之时 , 丰衣博带而道儒墨者 , 以为不肖 。 逮至暴乱已胜 , 海内大定 , 继文之业 , 立武之功 , 履天子之图籍 , 造刘氏之貌冠 , 总邹鲁之儒墨 , 通先圣之遗敎” , 这里出现的两个“儒墨”亦应作此义解 。 至于《盐铁论》中 , 此类用例尤多 , 如“齐鲁儒墨缙绅之徒”(《盐铁论·褒贤》) , 即属显证 。
回到《史记》中来 , 还可以再举述一个同样的用例 。 《史记·游侠列传》记云:“至如闾巷之侠 , 修行砥名 , 声施于天下 , 莫不称贤 , 是为难耳 。 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 ”我理解这个“儒墨”同样是指儒家的著述 , 而不是并言儒家和墨家 。 今中华书局新点校本将其标点为“儒、墨” , 这也是需要订正的错误做法 。
所谓“白马非马” , 是众所熟知的诡辩家论题 。 其实那只是辨识大概念和小概念的问题 , 白马当然是马 , 不会是鹿 。 同理 , 所谓“儒墨”也只能是墨 , 它是儒家留下的笔墨 。 人们很容易误以为“儒墨”之“墨”与墨家相关 , 可其实不是 。
- |中国发现史前文明,早于历史记载一千多年,外国专家:低估了中国
- |(宝藏中华)云冈大佛与吃饼胡人: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历史记忆
- |一起修复文物,触摸历史记忆!
- |凝固历史记忆的旧报纸,背后藏着“生意经”
- 北宿镇|北宿镇江屯村:用历史记忆传承精神话发展
- 岩画|春日内蒙古 | 刻在石壁上的史记 藏在深山里的宝藏
- |【阅读】读《史记》
- |吴阳镇文物展示厅:拼凑历史记忆碎片,守住本土文化根脉
- 原典|南宋黄善夫本《史记》:宋代建阳刻本的杰出代表
- 史记.货殖列传|10句古代名言,事关金钱财富,读完豁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