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

现代高考各省的第一名,会被称为省状元,而状元也是古代科举最高的荣誉和头衔 。不过古人要是考取了状元,今后的各种待遇可是高考状元不能相比的 。状元等于是由皇帝亲自选取的人才,一夜之间便能从普通百姓变成达官显贵 。不过唐朝的状元好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唐朝一共出过144位状元,其中有11位还当上了宰相,但没有一位有过过人的成就,这究竟是为何呢?

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

文章插图
在中华民族的性格当中有一个深刻的烙印,它就是对于考试和功名的极度重视 。比如每年高考来临之际,与高考有关的热点话题立刻就会登上热搜,全国各地都在讨论与高考有关的事项 , 而无数的学子们 ,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踏入考?。M汲隽钭约郝獾拇鸢?。
这是一个现实事件,因为高考成绩将决定学子的大学,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事件,亦或说是一种历史传承,因为这种对于考试的极度重视,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心中就埋下了种子,它就是科举制度 。正如于赓哲先生所说 , “科举制度在古代读书人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 那就是考取功名……它形成了全民读书和考试的社会氛围,并且在中华民族性格当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科举制度形成的科举文化,的确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植在中国人的血液当中,比如状元文化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
即使是在现代,“状元文化”仍旧大行其道,每年高考成绩出炉之后,各地的文理科状元都会登上书刊或是接受采访 , 俨然成为热点人物 。在这种背景之下,不管是要参加高考的学子还是他们背后的父母,都对“状元”梦寐以求,认为成为状元未来的人生就会是一路坦途,而这与科举制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世人眼中,“考取状元就相当于是鲤鱼跃龙门 , 是下层阶级登往上层阶级的天梯 。”(《悬崖边上的名士》大生)
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

文章插图
不过对待历史后人应当客观公正 , 看待问题切不可一叶障目,比如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状元,地位是有巨大差异的,并非所有状元都如同宋代一样,地位尊崇 。
“状元”这个称号最早出自于唐朝,据史书记载:“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 , 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不过,唐朝时期的状元地位并不像后世那样尊崇,影响力也微乎甚微,这与唐朝状元的选拔制度有关 。唐朝时科举制度虽然已经开始快速发展 , 但制度总体并不完善 , 状元的选拔既不依靠皇帝钦点,也不根据考试成绩,而是完全由考官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贿赂考官、讨好考官成为当时的风气,只要是名气大出身好的考生 , 就有机会成为状元,因此唐朝的状元含有许多“水分”,所以唐朝的状元在史书上记载不多,史书也不会刻意强调他们的状元头衔 。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在史书上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 , 这与宋朝的状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
唐朝的状元与宋朝的状元不可同日而语 , 两者之间仿佛云泥之别 。宋朝的状元符合后人对它的期待,在唐朝时状元只是一个头衔,不等于官职,想要做官还要等待吏部的补录 , 而宋朝时的状元含金量很高,状元及第后立刻授予官职,而且升迁极快 。当然,这种差异是有原因的 。宋朝时科举制度较为完善,皇帝和政府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从宋太祖开始禁止公荐 , 到宋真宗时期采取“糊名制”,体现的是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公平 。在宋朝状元的选拔完全凭借他们在考场上的表现,因此宋朝的状元皆是饱读诗书、对答如流的贤士人才,至少在能力上是没有大问题的,因此朝廷才会如此重视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