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宓的天辩之对完整版解析

说到天辩之对可能很多网友并不知道这个是什么,这个其实就是形容一场三国时期的辩论的,而主角就是我们也不太熟悉的秦宓了 , 说到这个人可能有的人就用印象了,其实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的,那么这个秦宓的天辩之对到底是个什么事情呢?前后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啊!

秦宓的天辩之对完整版解析

文章插图
秦宓天辩之对简介《三国演义》里描写了许多应对,但多是纵横之说、权谋之策 , 而真正文人之间的辩难 , 大概只有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里秦宓与张温的“天辩之对”了 。两人一问一答,互掉书袋 , 为本国力争政治上的正统地位,非常精彩 。
秦宓的天辩之对完整版解析

文章插图
秦宓天辩之对发生的背景“天辩之对”的发生背景是诸葛亮主政后开始推行“联吴抗曹”政策 。他派邓芝出使吴国 , 成功达成吴蜀联盟 。张温受吴国派遣入川答礼,受到了蜀汉高规格招待,于是渐渐骄傲起来 。故事就发生在张温离去时蜀汉的欢送宴上 。
秦宓的天辩之对完整版解析

文章插图
秦宓天辩之对原文原文是:“孔明殷勤劝酒 。正饮酒间,忽一人乘醉而入 , 昂然长揖,入席就坐 。温怪之,乃问孔明曰:‘此何人也?’孔明答曰:‘姓秦,名宓,字子敕,现为益州学士 。’温笑曰:‘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宓正色而言曰:‘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温曰:‘且说公何所学?’宓对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温笑曰:‘公既出大言 , 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宓曰:‘有头 。’温曰:‘头在何方?’宓曰:‘在西方 。《诗》云:“乃眷西顾 。”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 。’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 。《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足 。《诗》云:“天步艰难 。”无足何能步?’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姓刘 。’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 。’温又问曰:‘日生于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 。张温无语,宓乃问曰:‘先生东吴名士,既以天事下问 , 必能深明天之理 。昔混沌既分,阴阳剖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天既轻清而上浮,何以倾其西北乎?又未知轻清之外,还是何物?愿先生教我 。’张温无言可对,乃避席而谢曰:‘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 。’孔明恐温羞愧 , 故以善言解之曰:‘席间问难 , 皆戏谈耳 。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 , 何在唇齿之戏哉!’温拜谢 。”
秦宓的天辩之对完整版解析

文章插图
秦宓天辩之对赏析《三国演义》的这段是根据《三国志·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里秦宓传记部分内容进行改编的,史书上的问答和演义里的差别不大,这里就不录原文了 。因为演义里描写得比较精彩,我就根据小说的描述进行赏析,个别情景或与正史有些出入,诸位莫怪我胡诌啊 。
《三国演义》描写秦宓的出场是“称醉而入,昂然长揖,入席就坐” 。在重要的外国使节的欢送宴上,先已喝得有些醉了,直接闯进来做个长揖,不因迟入而告谢,也不等人招呼就找位置坐下喝酒了 。在十分看重“礼”的古代,这是很失礼的表现,特别是在这个国家招待重要外宾的场合,可能会引起外宾的不满而引发外交纠纷 。但诸葛亮对秦宓的行为却是听之任之,不以为怪(当然,三国晋魏时期的“名士”有此风尚,时人多所涵容也有可能) 。这是小说为烘托秦宓的高才辩给和特立独行作的文学描写,说明他的才华得到诸葛亮的肯定,对这种小过失予以宽容,同时也是为引起张温对秦宓的注意而做的铺垫 。果然这种反常的现象让张温关注到了秦宓,便问诸葛亮这是什么人 。诸葛亮介绍了秦宓的姓名官职,说是学士 。学士是魏晋时的礼官,相当于现在国务院秘书局负责典礼、文案的秘书,须极有才华的人才能胜任的 。张温在吴国是以才华著名当世的,可能他没有听过秦宓的名字,不知道秦宓在蜀国也是很有才名的(也可能故意装作未闻其名,有意贬低),便开玩笑地说“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 。这是巧用谐音,讥讽秦宓不懂礼仪 。因学士职责之一就是典礼顾问,若才学不足,不知古礼,怎能胜任这个职位?以此延伸,就是说蜀汉所任都是寻常庸碌之辈 。前文说张温受到蜀汉厚待,渐滋骄傲 , 这种暗语嘲讽以为蜀中无人的态度就是表现之一 。于是秦宓才正色回应说“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意思是蜀地好学成风,才识遍地,暗示张温不要轻视蜀汉 。同时这句话也是一个挑战宣言,说蜀中儿童尽皆入学,不知吴境能否一比 。张温听了自然要接受比试 , 于是先问秦宓所学 。秦宓把自己吹了个遍 , 总之就是才华绝世,天上地下没有不知道的 。那秦宓是否真有他所说有这么高的才华呢?只从文学才情角度看,的确是有的 。但张温肯定不会相信了,就主动出击,要出题目考秦宓 。下面我就对他们的辩答进行逐句解析 。